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越国的崛起之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

    黄池之战是吴人的噩梦,日夜想着报一箭之仇,现在前帐未清,晋人又主动找事,那就前账后账一起请。

    吴人被逼到绝处,不能被边缘化,必须站在世界舞台中心,北伐上争霸之事已经没法闪避,闪避就是装怂,装怂就是任人欺负,在弱肉强食、礼崩乐坏的时代,任人欺负必将亡国。

    装怂不是夫差的个性,夫差只要还在吴王的位置上,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必须冒险一闯。

    吴国这次参加黄池之盟,夫差深知事关重大、意义深远,几乎是倾国之力在安排这件事,率领的军队规模比两年前伐齐救鲁还庞大。不但队伍庞大,而且对全体将士的服饰、器仗都进行了更新换代。特别是夫差亲率的中军,有三万人,分成左中右三队,各一万甲士,护卫在夫差身边。中间的一万甲士一色白“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边的一万甲士一色红“皆赤裳,赤5ぜ住18煊鹬矰,望之如火”;右边的一万甲士一色黑“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豪华的军容,用钱帛堆出来的军容,向世人展示吴人的富足和武功。沿途闻讯来观赏的诸侯国百姓和士人万人空巷、堆山叠海。其中就有鲁国大名鼎鼎的史官叫左丘明的,也赶来看热闹,当时他的眼睛还没有失明,很荣幸欣赏到了这精彩的一幕,付之笔端,留在他的千古名着《国语》里,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兴奋之情。左丘明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同居在曲阜城里,他比孔子小几十岁,是有名的正人君子,连圣人都对他极为佩服,只要是左丘明认为可耻的事情,孔子决不以为荣。左丘明有如此盛誉,可见他留下的描述不会有差错。

    夫差如此安排“三色”,除了制造视觉效果,而且颇有象征意义。当时天下,五行之风盛行,白色是“金”的颜色,刚强肃杀之色;红色是“火”的颜色,热情和毁灭之色;黑色是“水”的颜色,财富和滋润之色。夫差在暗示天下诸侯,吴人能用这样的象征语言,是断发纹身的蛮邦“东夷”吗?吴人有利兵成为霸主,有激情成为霸主,还有财富成为霸主。

    夫差的排场除了追求视觉效果,还追求嗅觉效果。

    三军将士从植食动物变成了肉食动物,吃的东西都是从国内直供的,队伍后面有大量的猪牛羊等待宰杀,庖丁随军,随杀随吃。部队一旦驻扎下来用餐,炊烟升起,烤肉和煮肉的香味缭绕千里,沿途诸侯国人人垂延欲滴,嗅着肉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

    当时不要说诸侯国的军队是食草动物,就算国君和他的大夫们也不能做到每餐以肉为食,大多是以五谷为主,肉类为佐而已。吃肉和吃五谷的成本相差悬殊,一个吴兵的食物足以养活十个其它诸侯国士兵。

    你晋人目中无人、口气强横,现在我吴人来了,敢来比一比吗?

    吴王夫差的派头确实一下子慑服了参加黄池会盟的所有诸侯国,特别是发起人晋定公,直接傻眼。左丘明在《国语》中记载,“(吴)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如此军容,简直和传说中的天兵天将一模一样,天下诸侯无不目瞪口呆,就连纵横天下几十年、战无不胜的赵鞅也不得不低头服输,感到现在和吴人起冲突,凶多吉少。

    夫差梦寐以求的霸主之位几乎已经没有争议到了手,可惜他家后院起火了,不是一般的火,而是冲天大火。

    就在夫差的大军在去黄池会盟的路上吃香喝辣的时候,吴国国内的老百姓因为超级稻骗局,上半年田地里颗粒无收,已经食不果腹。而两万越国甲士正在山阴小城外的小河边誓师出征。

    勾践把藏在宫中的所有美酒排列在河边犒赏出征的将士,可是酒少人多,怎么办?勾践想出的办法是把美酒倾倒在河水中,河水潺潺,饮之不尽,将士们喝过了河水就等于尝到了越王犒赏的美酒。

    今天绍兴城中一条历史最具历史意义的河流——投醪河就这么诞生了。

    如此喝酒等挨到后面的将士们品尝的时候,估计河水里已经没有半星酒味,跟喝水没多大差别。但喝醉的人依然不在少数,他们醉的不是酒,而是越王夫差振兴越国的信念之酒。其意烈烈,焉能不醉?

    这是越国大部之败后十余年的第一次和吴人的交战,所有越人的心里其实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已经抱定冒死一战的决心,就不用在乎胜败,只要还有一口气,挺戈挥剑冲锋陷阵就是。

    不能说吴人没有准备,其实他们的准备工作很周密。

    夫差既然精通孙子兵法,谙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道理,不会大意到无视西面的楚国和南面的越国的威胁,夫差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派有重兵防守,西面有余皇号在长江上不断游曳,防止楚人轻举妄动。南面是太子友亲自坐镇姑苏城,又加强了洞庭山上的缥缈峰守卫的部队的兵力,密切监视越人的一举一动。

    夫差虑事周全,没有给自己的对手可趁之机。

    关键是吴人不知道洞庭暗道的秘密。

    更可怕的知人不善用,夫差派年轻气盛的太子友留守吴国。太子友才到弱冠之年,也像夫差一样文武兼备,夫差让他留下来主持国政,本想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百年之后可以托付大事。谁知这小子同样完全继承了乃父刚愎自用的个性,想在父王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能,竟然自作主张,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了缥缈峰上,认为这里更靠近吴越边境,可以把越人的动向看得更清楚。自以为胆大艺高,哪知恰好自投罗网。

    越国的大军化妆成奔走在吴越两国间行走的贩夫走卒,渡过了钱塘江和胥河,悄悄隐匿在洞庭暗道中,然后迅速改头换面起来。范蠡几年前就派越人木大在太湖中训练强盗们水战,现在终于到派用场的时候。在太湖强盗的帮助下,越军兵分两路,一路文种率领,收拾缥缈峰上的守军,让吴人成为失去眼睛的瞎子;另一路是主力,勾践和范蠡率领,直扑姑苏城,计划偷袭姑苏城成功后,直捣吴国都城阖闾大城,捣夫差的老巢。

    太子友的眼睛一直盯着南面越人的动静,他的监视工作应该说也很负责,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脚下有一条暗道,越人可以走暗道绕到自己的背后偷袭。越军和太湖强盗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缥缈峰,把太子友包围在望越台上,两千多吴军将士包括太子友在内,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束手就擒。

    文种偷袭成功,顺利拿下太子友,越人初战告捷。本来勾践和范蠡偷袭姑苏城也会心想事成,很可惜金钩胡佬带领的太湖强盗坏了事。

    这些强盗因为吴王杀了他们的二当家银钩胡佬和许多兄弟,报仇心切,把文种反复叮嘱要遵守的纪律抛在脑后,攻上缥缈峰后就对吴兵乱砍乱杀起来。文种就算有一百双手,也只能护住太子友这个重要人质免遭屠戮之祸。太湖强盗不能杀太子友,就找夫差建在缥缈峰上的许多漂亮建筑出气。这些建筑是夫差当年为了取悦西施,花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修建起来的,有随处可见的舞榭歌台,有弯弯绕绕上山去的百里长廊,大都是木结构,杀人放火是强盗们的强项,泼上松油后点上一把火,顿时缥缈峰上火光冲天,宛如白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