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霸主功成万骨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缥缈峰是太湖周围数百里方圆最高峰,上面燃起冲天大火,几百里路外都能看到,不要说相隔不远的姑苏城。

    强盗们这把火放得太不合时宜,这时的勾践和范蠡带领的大军离开姑苏城还有几十里路,这把大火直接就把偷袭计划给曝光了。

    当时吴国的六卿之一的上军将胥门巢正在姑苏城中养伤,黄池之战中掩护夫差大军撤退,胥门巢身负重伤,一直在姑苏城家里养伤,因此没有跟着夫差去参加黄池会盟。

    胥门巢一看到缥缈峰上起了大火,马上明白这是南方的越人起兵报仇来了,望越台本是烽火台,有敌情才会燃起狼烟,狼烟又直又高,很远都能看到,现在燃起的不是烟,而是火,且一片火海,还了得?估计驻守在那里的太子友已经遭到暗算,凶多吉少。胥门巢是忠臣,自然不会见势不妙,顾自逃命,只能强撑起大伤未愈的身子,迅速行使起自己上军将职责,上军将在六卿中仅次于中军将,在军中职位极高,大难临头,守卫姑苏城的将士都愿意听他的指挥。胥门巢一边指挥城里的军民做好守城准备,一边派出八百里快骑,飞速通报远在黄池的吴王夫差,请求千里驰援。

    胥门巢是吴国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临危不乱,考虑问题周密之至,他在安排姑苏城城防的同时,在防守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还是不忘抽出部分兵力守卫灵岩山上的姑苏台。一方面姑苏台是姑苏城的屏障,一旦失守,越人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姑苏城必然难保;另一方面姑苏台上有吴王的第一美人西施住着,胥门巢不明白越人这次突然袭击的真实用意,必须提防他们乘乱抢走西施,在吴王夫差眼里,美人和霸主是人生两大主题,缺一不可。所以西施跟姑苏城一样,是不惜一切要保护的对象。

    勾践和范蠡遇到这样的高手真算倒霉透顶,错失良机,对方的防守马上滴水不漏,无机可乘。

    太湖强盗的一把火让偷袭变成了强攻,等君臣两人带着越军轻装疾行杀到姑苏城下时,吴军早就收缩兵力,龟缩在城中严防死守。

    吴军当时驻守在姑苏城的兵力不超过两千人,加上城内的青壮力,也不出三千人,越军对他们有五倍的兵力优势,按理说可以摧枯拉朽,手到擒来,可是别忘了是谁建造了姑苏城,乃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伍子胥在筑城时就预感到了日后越人的威胁,所以整座城池完全是为了防止南方越人的进攻而设计的,墙高池深不说,要接近城墙还必须穿过一片开阔地,吴军躲在高高的箭楼上不用露脸只下箭雨,越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越人本来甲士人数就不多,损失不起,只好下令暂时停止攻城。

    越军的偷袭部队都是轻装疾行的水军和步兵,重型装备和战车军团还在钱塘江南岸,只能等后面的战车部队渡过钱塘江方能开始强攻。

    勾践和范蠡见偷袭不成,心急如燎,明知此时姑苏城中一定已经派人给夫差送信,夫差的大军必然会回师救援,有遭两面夹击的危险,但事已如此,还有什么办法?只能期盼自己的战车军团能比吴军先到一步,争得先机,拿下姑苏城,要是夫差的大军先赶到,越军将很被动,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双方的援兵都在和时间赛跑。

    其实此时越军处境的险恶还是被勾践和范蠡低估的。

    因为吴国的超级战船余皇号没有随夫差一起北上黄池,而是留在长江上游弋,防止楚国的偷袭。要是余皇号战船赶来增援,切断了越军的水上退路,越军腹背受敌,可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性。

    所幸这个时候楚国的大王是越孺子的儿子、勾践的外孙楚惠王,执政大夫是主张联越制吴的申包胥,在他们君臣的共同约束下,变得很守信用,遵守两国之前的秘密约定,在越军兵出洞庭暗道的同时,也对长江上吴国的水军发起偷袭,不宣而战,出奇兵火攻余皇号,把余皇号烧成人间地狱。余皇号是吴国国宝,伍子胥靠它建立不世战功,现在伍子胥冤死,余皇号也不想再为吴国卖命,伴着它主人一起灰飞烟灭,算是完成历史使命。失去了余皇号的吴国水军优势尽失,和楚国水军实力相当,打得难分难解,自顾不暇,当然就不能赶来增援姑苏城。

    山外的世界乱成一锅粥,只有高居姑苏台上越娃馆的西施一无所知。此时郑旦不在越娃馆里,她跟着夫差北上黄池趁争霸的热闹去了。郑旦有英雄情结,好奇心重,又是剑侠,能亲眼目睹天下诸侯争霸的场面,对她来说少活十年都无怨无悔。而夫差的虚荣心也很重,要是能让自己挚爱的美人欣赏到自己在争霸天下过程中的英雄丰采,同样是人生至境,求之不得。所以郑旦一提出要求,他马上答应。夫差和郑旦好似一对神仙伴侣,联袂北上,把他们尚在咿呀学语中的女儿小鸬鹚丢给了西施照看。幸亏小鸬鹚和西施天生投缘,只要有西施在旁,对母亲郑旦一点没有依恋之情,更别说是难得一见的父王夫差,感情更淡漠。

    直到胥门巢派兵来防守姑苏台,把西施看似保护其实是监护起来,西施才隐隐觉得出了大事,但她还是没想到是丈夫范蠡遵守十年前的约定,穿过洞庭暗道来接自己回家。直到越军在姑苏城下受挫,转而兵锋转向,攻打姑苏台,山下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西施和小鸬鹚站在姑苏台上能看到山下飘扬着的“越”字战旗,这才醒悟自己渴盼十年的范郎范大夫驾到了。

    西施望着越国的战旗忍不住潸然泪下,十年了,整整十年过去了,浣纱溪里的水不知干涸了几度,苎萝山上自己栽下的苎麻一定已经遮天蔽日,人是物非,有多少记忆还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除非有一颗金子一般永远不会腐朽的心。

    西施几乎已经对曾经的期盼失去了信念,没想到范郎范大夫还是牢记着当年的誓言,今天披盔戴甲带着越人履约来了。

    西施内心的波澜如八月半的钱塘江潮水,汹涌万里,能吞日月。

    但当她终于平静下来后,马上为范蠡担心,范郎选对了时机,如今吴王夫差带着吴军主力北上争霸,国内空虚,来接她西施回家正当其时;可他却选错了地点,这灵岩山本来就陡峭,后来夫差重修姑苏台,台高八十丈,把这里建成了军事堡垒,一人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攻下来何其艰难?但愿范郎不要求胜心切,千万不要孤注一掷。现在的西施反而后悔有当年的誓约,很可能会威胁到范蠡的安全。

    山下两军鏖战正急,喊杀声惊天动地,西施生怕吓坏了身边的小鸬鹚,想把她拉进到越娃馆中躲一躲。没想到小鸬鹚身体里流淌的是剑侠的血,天生不怕刀枪剑戟,不怕打斗厮杀,执意要站在姑苏台上看热闹。小鸬鹚已经会说话,正处于好奇心最重时候,希望能把这个世界所有的疑难问题一下子全贯穿到底,一锅端。

    她睁着一双黑珍珠一般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盯着西施问道:“他们是坏人吗?他们是来杀我们的吗?父王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西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能对孩子说真话吗?山下的这些人对小鸬鹚来说就是坏人,而对自己来说是亲人;他们见了小鸬鹚很可能会举起屠刀,灭了这粒仇人夫差的孽种,但见了自己一定是献上花环。现在小鸬鹚已经能把人分类,把西施归于“我们”的阵营,那种强烈的信赖感、依偎感令人痛入骨髓、五内俱焚。

    西施只能紧紧抱着小鸬鹚泣不成声,说道:“小宝贝,放心吧,只要你姨在,谁也不能伤你一根毫毛。”

    越国的战车军团赶到后,勾践和范蠡放弃了对姑苏台的围攻,全力以赴攻打姑苏城。胥门巢的守兵不多,穷于应付,眼看不保,幸亏得到了阖闾大城守兵的支援,这才得意苟延残息。吴人很明白,姑苏城是阖闾大城的门户,一旦不保,都城阖闾大城无险可据,必破无疑,所以倾城赶来增援。但就算这样,夫差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