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越国的崛起之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夫差自诩为“上马能领兵打仗,下马能治国安邦”的圣君,天下诸侯第一人,堪比尧舜。哪里知道其实他和他的臣子们差远了,只不过是一群衣着鲜亮的傻蛋而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果能让田野草泽中和稻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村氓好好辨认一下,用手掌搓搓,用鼻子嗅嗅,用舌头舔舔,然后自由发言,还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吴人用“超级稻”为种,盼星星盼月亮等着发芽,等来的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来年哀鸿遍地是必然的结局。

    如此阴毒之计,只有在不共戴天的仇人之间才会使用。

    文种是“劳心者治人”,不用现场亲手制作害人不浅的“超级稻”,一声令下,转身离去,眼不见为净。干坏事的是“劳力者治于人”的“下人”。

    不知道文种指挥什么人干的恶事,种田人是狠不下心干这等恶事的,他们知道稼穑的艰难甘苦,以心比心,情何以堪?宁可光天化日之下去杀人。或许干这恶事的人是越王宫中那几个遭阉割、心理变态的寺人,但就算是变态人,要下这样的毒手,也必须一边干活一边喊叫仇恨的口号、让自己的情绪始终笼罩在仇恨的迷雾中才下得了手。

    人为制造的“超级稻”不知要饿死多少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咿呀学语的孩子。

    其实在春天稻种有没有出芽还是看得出来的,还有补救之法,挽回损失一二。可是吴人对越人这个好兄弟失去了戒备,尚心存侥幸:既然是超级稻,或许也有不同于众的超级个性吧?眼睁睁等着出芽,直等到贻误了补种时机。

    吴人怨气冲天,要找吴王申诉,可惜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远在天涯,正在伤心之地黄池和晋国国君晋定公论资排辈争霸主之位。

    夫差再次率军北上,难道忘记了伍子胥临死前还喋喋不休告知的越人之患?

    其实夫差虽有“五谷不分”之失,但政治战略目光还是敏锐的,他从来没有忘记身后虎视眈眈的越王勾践,只是他另有想法。

    当年勾践在子贡面前担心夫差北伐成功后会回师伐越,其实是有道理的,夫差当时北上前确实有这样的算盘,等霸主之位已确定,转身回来收拾勾践。谁让你卧薪尝胆了?狼子野心天下人皆知。

    可他错在老天爷不肯帮忙,称霸不能遂愿。或者说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本以为北上称霸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根本没想到会一仗紧接着一仗,绕绕不断头,从此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

    他虽然防着勾践复国的图谋,他也很想马上扫平越国永除后患,但此时的夫差称霸大业已经骑虎难下,对付越国已经有心无力。

    和齐国、晋国还有久违的楚国的战争接连不断,这个时候就算要对越人动手,他也已经抽不出手,越国的中兴对他而言,已经无法控制,几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天一天强大起来。

    夫差第二次亲率大军北上伐齐,是因为听到了齐悼公被弑的消息。

    齐悼公是第一个拥立夫差为霸主的国君,夫差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知己,自以为欠着他很大的人情。哪里知道齐悼公只是利用他而已。齐悼公被杀更是咎由自取,坏在他为了保住自己位置,做墙头茅草,又滥用低级的政治阴谋,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惹祸上身。本来他就想借吴王夫差之手除掉田成子,重新控制齐国国政,夫差败走黄池,一去不复返,吴国这座靠山靠不住,不得不改变策略,他想在两大权臣田成子和鲍牧之间制造鹬蚌之争,能让自己得渔翁之利。于是就出卖鲍牧,把鲍牧送密信给吴王夫差的事告诉了田成子。鲍牧的那封密信是田成子艾陵战败的罪魁祸首,田成子差点丢了老命,得知真相,岂肯干休?当即和鲍牧翻脸断交,两位曾经的盟友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鲍牧之所以私通吴国,全是为了帮助齐悼公复辟,现在一腔忠心给狗啃了,勃然大怒,他这人跟伍子胥性格相近,他的忠义认国不认人,倒行逆施的事情很敢做,一怒之下杀了齐悼公,想在齐悼公的兄弟中选择一位国君。鲍牧的大逆不道点燃了齐国内乱的导火线,田成子正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呢!于是调动自己手中军队,大开杀戒。当时的田成子听了子贡的话,已经如愿掌握了齐国的军权,鲍牧的家族自然不是对手,结果鲍牧被杀,家族被灭。齐悼公的儿子壬上位,成为齐简公。

    国君换了,那么吴王夫差手里齐人送给他的盟书还有法律效应吗?变成了一页废纸。本来齐国的大臣们就不赞同尊吴王夫差为盟主。

    齐悼公的死让夫差悲愤交加,人生难觅一知音,自己唯一的知音被臣下弑了,岂同小可?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夫差在辕门外一直哭了三天三夜,他的父王阖闾死了也没这么悲伤过。抹干眼泪后是马上行动,夫差下令调兵遣将,要亲率三军伐齐,为齐悼公报仇雪恨。

    当时伯嚭、王孙骆、徐承、胥门巢这些掌握着军权的六卿之臣都反对北上伐齐。大军不久前经历黄池之败,军心未收,元气尚没有恢复,怎么能轻易言战?何妨打出的旗号是为齐悼公伸张正义,这齐悼公昏庸无能,薄情寡义,被臣子弑杀不值得同情,更用不着因此兴师动众。国与国之交怎么能像人与人之交一样,凭义气用事呢?

    夫差根本听不进六卿的谏言。齐悼公被杀,事件并不简单,影响深远。吴齐两国的盟书作废,这是齐人在明目张胆挑衅,齐人认为吴国被晋国打败,夫差已经威风扫地,不足畏惧,倒戈一击正逢其时。

    此例绝不能开,齐人必须为他们的违约付出代价,不然像鲁国、邾国、陈国等小国一定会在后面跟风,而且已经有这种迹象,许多和吴国结盟的小国开始疏远吴国,向晋国投怀送抱、频送秋波。夫差有强烈的耻辱感,自己偶遇时运不济,一众诸侯们正在落井下石。必须给他们教训。

    吴国君臣为开战之事争得不可开交,僵持不下的时候,晋国的使者到了,带来晋定公的邀请函。晋定公邀请夫差到黄池参加诸侯大会,商量出兵伐齐、严惩齐国乱臣贼子的国际事务。

    齐国国君被乱臣贼子弑杀,天下震惊,诸侯们人人自危,害怕自己遭遇同样命运。必须有权威站出来主持公道、维持秩序,这本是周敬王的职责,现在周室衰微,诸侯们只好自救,公推出天下霸主来主持正义,统一行动步伐。

    晋定公的邀请函欺人太甚,这个霸主还没有被大家推举出来,他已经以霸主自居。这不直接把你吴王夫差晾在一边?

    而且晋定公选择的地点也很有暗示性和威胁味道。黄池是两国军队曾经“偶遇”的地方,吴王夫差的伤心之地,晋国赵鞅在那里留下了得意之作。

    伯嚭和六卿们本来还有理由阻扰夫差率军北伐,现在连他们也感觉受到了极大侮辱,晋人欺人太甚,暗箭伤人,不知羞耻。晋国内政一团糟,几大家族之间互相攻伐,赵鞅刚刚和中行氏的内战才结束,战果很大,伤亡不小,晋国的强大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你们敢和吴人来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战吗?

    吴国君臣因为晋定公的傲慢无礼,变得同仇敌忾,参会伐齐的事情才定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