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1采红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笑,想了想,提议道:“你若是不想再缝书包,不如我们去芦苇湖找小宝,既可以划船看风景,又可以摘些菱角回来。”

    听说可以采菱角,李明珠的脑海中,顿时冒出穿越前那首著名的民歌《采红菱》: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得儿呀得儿郎有情

    得儿呀得儿妹有心

    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

    啊啊,JQ,红果果的JQ!

    想起这首民歌,李明珠果断地认为:如果去采菱角,肯定比留在家里缝书包有趣!

    于是,她便兴奋地催促张武,让他赶紧和她一起去芦苇湖采菱角。

    张武笑笑,放下手中完成一半的书包,和李明珠一同走出门,来到院子里。

    外面阳光正好,张虎正在卖力地制作舂米机,锯子切割着木板,发出轻微的声响,卷曲的刨花在他脚下落满一地。

    看着忙着满头大汗的张虎,张武皱着眉,说道:“小虎,你带明珠去芦苇湖采些菱角,这里的活儿交给我吧!”

    张虎一听,非常高兴,连忙放下手中的锯子,急匆匆走进厨房,打了盆清水洗脸。

    洗完脸后,他随手拿起一把耙子,再用扁担肩挑两个空箩筐,清清爽爽地走出厨房。

    “娘子,我们走吧!”张虎笑着说道。

    李明珠看了一眼埋头做舂米机的张武,不知怎么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内疚和自责。

    张武大概是心疼张虎了吧,所以才让张虎陪她去玩,自己却留在院子里做舂米机……

    “那个……还是算了吧,”李明珠摇摇头,“我还是继续去缝书包吧!”边说边往屋里走。

    “娘子,你歇会儿,可别累坏了身子,”张虎着急地说着,一把拉起李明珠的小手,“咱们出去划划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说了,等会儿采回的菱角可以炒菜,也可以卖钱。”

    闻言,李明珠觉得有道理,但又有些犹豫不决:把张武一个人丢在家里,会不会太过分了?

    可是转念一想,很多时候张小宝也是独自去打渔、卖野菜,张武是张小宝的哥哥,他一个人制作舂米机,应该能应付过来,不会觉得孤单。

    思及此,李明珠很快释然,向张武打了声招呼,接着就跟着张虎前往芦苇湖。

    芦苇湖是典型的湿地,水域辽阔,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每逢金秋时节,便有芦花纷飞,莲菱丛生。

    渔民们往往乘着轻舟,带着成群的鱼鹰,在广阔的芦苇荡中穿梭往来。日复一日,迎着朝阳,披着晚霞,悦耳的渔歌,就在日升日落中此起彼落。

    张虎和李明珠来到芦苇湖边时,并没有看到张小宝,也没有看到自家的渔船。

    于是,张虎向一位老渔民借了渔船,然后划着船,带李明珠去采菱角。

    阳光灿烂,鸟儿婉啼,苇叶青青。

    泛舟在碧波之上,苇香一阵阵扑鼻而来,几只白鹭时不时掠过水面,野趣横生,显出一派恬静纯美的水乡风情。

    李明珠坐在渔船里,放眼向远处望去。

    但见大片大片的菱角枝叶在湖上绵延铺开,仿若碧绿的地毯,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色泽。

    偶尔有几只蜻蜓飞落到菱角叶子上,静静地歇息,它们蓝紫色的小身体便像星星般闪耀着,格外美丽。

    菱角垂生于叶子下水中,要整株摘起来倒翻,才能看见。

    曾有诗人用“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的诗句来描写采菱角的情形,现在看看眼前的美景,李明珠觉得这诗句真的是非常贴切。

    张虎划着船,往菱角枝叶密集的地方划去。

    李明珠拿起耙子,勾拔住湿淋淋的菱盘,往上一拽,数只菱角就悉数映入眼帘。这时,就用手摘下菱角,将菱角放到船舱里的箩筐中,再把菱角枝叶放回水面。

    摘下来的菱角呈紫红色,外形看起来像牛头,有两只尖尖角。

    刚摘的菱角最是鲜嫩,张虎放下竹篙,剥开一只只肥大的菱角,露出雪白的菱角米,又将菱角米喂给李明珠吃。

    吃着水灵灵、脆生生的菱角米,看着张虎憨厚老实的笑颜,李明珠笑得眉眼弯弯,心里好像吃了蜂蜜一般,甜滋滋的。

    这样的田园生活太自在了,怕是神仙也要羡慕吧?

    微风轻轻柔柔地拂过,带来潮湿清新的水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