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西施和范蠡失之交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致又给浇灭了,希望还是有点渺茫。

    司马寅也是一脸的为难,说道:“卑职可以料定吴人出了事,至于究竟出了什么事,臣非圣人,恐怕无能为力了。”

    赵鞅冷笑道:“要探明此事也不难,大王现在就去见他一面,老臣在旁只要试他一试,自然水落石出。”

    吴国君臣和一众诸侯从早上等到日到中天,还不见晋定公和太子仁出现,不要说急于完事走人的吴人,就是一众诸侯也有点等急了。

    夫差曾经答应郑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吴国大军必须在中午时分班师,现在已经一拖再拖,早过了午时三刻。真不知事后如何向她交待。

    更可恨的是姑苏那边大概到了生死一刻的绝境,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这些使者显然刚从战场上下来,伤痕累累,惊恐万状,脸上写满了报丧的神情。纸里包不住火,那些诸侯看见使者走马灯般出入夫差帐中,开始在私下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显然起了疑心,有几个甚至想拔腿离开是非之地。眼看要散场子,夫差恼羞成怒,在帐中一连杀了好几位报讯的使者,杀鸡惊猴,这才稳住阵势,诸侯们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太阳偏西,太子仁和晋定公才姗姗来迟。

    晋定公一上台面就翻脸不认人,把昨天的承诺踩在脚下,不愿意把霸主之位让给吴王夫差,理由是他和夫差都是周朝先祖古公亶父之后,论起辈份来,比夫差长着一辈,小辈怎么能在长辈面前称王称霸呢?所以霸主之位,非晋国莫属。

    晋定公不愿遵守承诺,要在昨天,夫差才不认你这个远亲,战场上刀枪排辈份。可现在心里有鬼,不敢和晋人动真家伙,只好有理说理。夫差的理由是晋定公虽然辈份比自己大,但自己是吴大伯之后,论房头,自己是长房,而晋人是周文王之后,只能算小房。

    两人如此争来争去,太阳已经要下山,还是争不出结果。

    那些小诸侯哪里敢站队呀!人家是超级大国,打个喷嚏,可以让你一国人一个不少全伤风感冒,只能装聋作哑。希望太子仁能站出来说话。可是这太子仁虽然偏向于立晋定公为霸主,可是他不知道夫差眼前遇到的是什么难题,也不敢轻易表态。生怕夫差狗急跳墙,嫁祸于他。

    赵鞅在旁边一直冷眼旁观着,他看准了夫差已经心虚不敢真的动手,不如趁热打铁,直接把吴人吓退。于是虚张声势上前喝到:“君辱臣死!既然我家主公争不到霸主称号,我赵鞅作为臣子只有一死。虽然你们吴人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我赵鞅还是愿意带一军人马杀入你阵中,不想求胜,唯求一死而已。”

    赵鞅是看准了夫差无意和晋国交战的心理,这才敢大言不惭。

    哪知道话音未落,夫差摘下越王剑猛拍在案几上,喝道:“你们不过是欺负寡人死了太子,急于回国治丧。晋人不讲仁义,寡人只好不讲礼仪,不就是多耽搁几天的事情吗?待寡人收拾了晋人再回去给太子治丧不迟。”

    原来吴国只是死了太子,不是越人发难。这下把晋国君臣给吓坏了,吴国如果只是死了一个太子,还是有时间打了一仗后再回国给太子办丧事。

    他们哪里知道这夫差使诈起来比他们技高一筹!从晋国君臣的表现中,夫差也估摸出他们在怀疑和试探,晋人已经知道吴国国内出了事,只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要是得知是越人杀进了吴国这样的特大事件,这晋国君臣还会这么和善吗?早就露出獠牙要吃人。所以急中生智,虚晃一枪,谎称是太子死了。还真奏效,这些老奸巨猾个个上当受骗。

    赵鞅就算有姜太公的智谋,也不会想到夫差会突来灵感,如此虚晃一枪。赵鞅急忙对太子仁使眼色,求他出面收拾残局。太子仁这才假惺惺出面劝和,同时宣布即刻赐给夫差霸主的证书和信物“彤弓矢”。

    等霸主任命仪式完成,已经是月上中天。夫差把证书和“彤弓矢”收入囊中,哪里还敢丝毫停留?齐哀公的那点鸟事也不管了,日后找机会给这位倒霉蛋伸张正义。连庆祝活动都没有时间搞,当晚就偷偷收拾行装,带着大军仓皇南下去救援危若累卵的姑苏城。

    晋国派去吴国的密探天亮时分带着越人偷袭的消息报到赵鞅处,赵鞅这才发觉上了夫差的当,气得暴跳如雷,吴王夫差虚晃一枪就把霸主的称号抢到手,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赵鞅派人到吴人驻地查看情况,得知吴人半夜里就已经开拔回国。赵鞅心有不甘,虽然不能砍你夫差的头,在你屁股上咬一口出出气也行。赵鞅派出战车军团对吴军来个尾随追击。吴军一心挂念着家中妻小父母,归心似箭,哪里敢和晋军纠缠,只能把大量的辎重粮草器械留给晋人,算给晋人一点回扣,自己轻装疾行狂奔。晋人一直追到吴国的邗沟城,赵鞅才鸣金收军,晋人虽然丢了霸主的称号,但收了吴人丢下的大量物质,满载而归,也算稍稍平了一口气。

    吴国大军赶到阖闾大城时,越人刚刚在两个时辰前攻下姑苏城。事实上只要夫差一得到急报马上回国,姑苏还是能保住的,吴国一代名将胥门巢也就不会陨落,他的死对吴国来说真是灾难。

    夫差用国之栋梁胥门巢和姑苏一城百姓的命去换霸主的称号一点不值。

    姑苏城在越人的凶猛围攻下本来早就弹尽粮绝,城破人死,之所以能苦苦支撑数月,除了名将胥门巢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得力于伍子胥当年建城时的深谋远虑。伍子胥有先见之明,在六年前就料到吴人会有这么痛苦、悲惨的一天。他在督造姑苏城时,下令城中的主要建筑所用木料必须是昂贵的柘木,而且许多地方都得裹一层青铜制成的“包头”,当时许多人不解为什么要如此排场,连吴王的宫中也没有这等豪华装饰。到姑苏被越人围攻时,才知道原来柘木和“铜包头”能派大用场,柘木是制作箭杆的上佳材料,而“包头”拆下后经过熔化锻造可以制作箭簇。这就解决了武器问题。还有就是伍子胥用糯米和鸡蛋清制作的城墙砖,当时也没有人能明白其中玄机,现在谜底揭开,这些糯米砖在守城军民饥饿时可以挖出来充饥。糯米城墙砖解决了姑苏城中一段时间内的粮食问题。

    伍子胥一缕英魂不散,身死了还能和越人作对、恩泽吴人,吴人对他顶礼膜拜理所当然,很可惜夫差一念之差痛失护国干城。

    没有了干城,夫差挨揍的时候到了。

    勾践和范蠡攻下姑苏城后,兵分两路,一路勾践亲自带领,直扑阖闾大城,阖闾大城里遍地都是他勾践的仇敌,当年尝粪辨病的屈辱就在眼前,勾践做梦都在算计着如何收拾v那些目击者。一路范蠡带着,强攻灵岩山上的姑苏台,自己心爱的妻子西施就在姑苏台上,范蠡同样也是做梦都渴望着和妻子破镜重圆。

    很可惜他们不能如愿。

    越人本来的打算是出奇兵偷袭阖闾大城,因为攻陷姑苏城耗费了太多时间,给了吴王夫差回师救援的机会。

    吴王手下有十万带甲士兵,一千多辆战车,虽然路途上被晋军追杀,损失了一些士兵和战车,但从数量上来说,还是远远胜过越国军队。先机已失,唯有见好就收。如果越军此时还是一味盲目进攻,很可能全功尽弃。

    勾践和范蠡得到夫差救兵赶到的消息,被迫放弃攻打阖闾大城和姑苏台的计划,范蠡率领战车军团和西施相隔就山上山下的距离,几乎是伸手可及,可夫差大军已经迫近,只能垂泪相望,无奈放弃。

    勾践和范蠡收缩兵力,退回到姑苏城外胥江边,和夫差赶来驰援的吴军主力隔着胥江,一南一北对峙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