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十二牢之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算明知伯嚭这是有意刁难你,你鲁哀公有胆量敢不听从吗?吴人攻下邾国才用了不到两百乘战车的兵力,伯嚭带来的余下三百乘战车还寸功未见,晾在一边虎视眈眈,就等着找到猎物来个饕餮大餐。攻下你的鲁国等于三个手指捏田螺,轻而易举,只要伯嚭号令一声,你鲁哀公就是第二个邾隐公。

    鲁哀公答应不是,不答应不敢,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真是赶走了虎豹,又迎来财狼。

    本以为孔子出手,“七十二士”齐努力,圣人“保家”的时候捎带着也“卫”了国,身为国君,可以享受免费午餐。没想到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免费的午餐,依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鲁哀公走投无路,只好继续找孔圣人求解。此时的子贡已经回到曲阜孔子身边继续他的学业,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对子贡来说是必须的。他善于经商,但不想经商一生,他善于做官,但不想做官一生,一心只想成为老师一样的圣人,千古流芳。子贡一听说鲁哀公有此苦衷,当即自告奋勇向孔子要求,愿去说服伯嚭改变主意。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吴国这只财狼是子贡请进来的,现在要把它赶回去,还真是非子贡莫属。孔子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才,于是就答应了。

    子贡一直看不起伯嚭的人品,又自仗在吴王面前做过“亚父”,对伯嚭很不客气,一见面就开始责备他的无礼,想先声夺人,一举拿下伯嚭。谁知伯嚭对子贡心里也是一肚子气,吴、鲁联盟对付齐国是你子贡的主意,你让吴王履行了承诺,却没有让鲁哀公尽他应尽的义务,你身为圣人高足理当“天地无私”,现在偏心太重有失公允。于是就没买子贡的帐,不过他在子贡面前不敢炫耀他的五百乘战车,只能有理说理,无理争理。

    原来伯嚭要鲁国拿一百牢劳军,并不完全是肆无忌惮之举,他对鲁哀公“一百牢”的惩罚更非信口开河、空穴来风,而是有礼有节,有根有据。伯嚭毕竟是伯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会在鲁哀公面前说人话,因为鲁哀公是鬼;也不会在子贡面前说鬼话,因为子贡是人。人和鬼在他面前泾渭分明。

    伯嚭说道:“贵国国君以为我们吴人卑贱,只能享受五牢的待遇,这是大错特错!实话对夫子说吧,我们大军路过陈国的时候,陈国的国君就用一百牢招待过我们。我们大王对陈国做的事不及对你鲁国做的事的十分之一,尚能享受如此待遇,为什么在你们鲁国待遇会大打折扣,一百牢变成五牢?按理说鲁君至少应该拿出两百牢来款待我们,老夫仅用一百牢还是客气的。你家国君实在是狗眼看人低。何妨你们用超出法定规格招待他人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五年前,晋国大夫赵鞅帮着你们鲁君打败了齐人,当初鲁君招待他的就是十一牢。怎么能说你们的最高规格是五牢呢?这明明是欺负我家大王呀!不知夫子做什么解释?”

    伯嚭的一席话不但有礼有节,且充满愤愤不平之情,换作他人一定哑口无言,无法下台,可是子贡是后世纵横家的祖宗,嘴上功夫非同小可,刚好可以应付。

    子贡答道:“陈国国君礼崩乐坏,鲁国国君不想看他的样,所以不能用一百牢招待你们吴王。晋国大夫赵鞅是个贪婪不法之徒,逼迫鲁君超规格接待他。我想阁下总不至于想步赵鞅后尘,也做个不法之臣吧?”

    子贡言辞犀利,自以为一定能把伯嚭镇住,谁知伯嚭的反击反而把他镇住。

    伯嚭说道:“夫子说陈国国君礼崩乐坏,可一个礼崩乐坏之人怎么比你家鲁君更知道感恩戴德呢?晋国大夫赵鞅贪婪不法,我家大王仁义为怀,贪婪不法之徒在贵国享着仁义之师无法企及的礼遇,实在荒唐,不知鲁国礼仪之邦的牌子还能挂多久。”

    子贡现在的遭遇和前些年孔子遇到少正卯的遭遇惊人相似,如果斗嘴争辩说理,不是对手,孔子说不过少正卯,子贡也说不过伯嚭,只好认输。子贡是个预言家,他从伯嚭一张伶牙俐齿里预料到了其结局。事后回到曲阜见孔子,他的大嘴又管不住,在老师面前预言,伯嚭最后不会死在吴王夫差手里,一定是死在越王勾践手里,至于有什么奥妙,暂时保密,不妨等尘埃落定之时再想老师汇报。孔子这回和子贡的意见相同,竟然破天荒没有责备子贡的多嘴多舌。

    伯嚭是吴国灭亡的罪人,是越国中兴的功臣,怎么可能不死于夫差之手,反而死在勾践手里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子贡断定伯嚭一定会死在勾践手里,且等事情真的发生后,听子贡亲口解说为妙。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眼下子贡见拿不下伯嚭,在鲁哀公和老师面前要丢面子,只好拿出杀手锏,登上他的那辆千里马拉着的马车星夜兼程去泰山脚下见吴王夫差,请他来压服伯嚭。

    子贡对吴王夫差有“恩”,吴王曾经想尊其为“亚父”,再次登门造访,自然有面子,给一点优惠政策。但事关夫差的霸主身份的确认,夫差给他的优惠极其有限,最后经过子贡的反复劝说,才把太牢的数量降低到十二牢,其理由是是不能和周天子享受同等待遇,但比晋国大夫赵鞅子规格稍高一点是应该的。

    夫差嘴巴上对鲁哀公的十二牢之宴不满,但心里其实已经很乐意。毕竟敲竹杠还要考虑人家能不能承受。一定要鲁国拿出一百牢,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吴王和鲁哀公来说都不是吉利之举,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不太值得。能享受十二太牢规格的待遇,已经凌驾于天下任何一个诸侯之上,是天下霸主的规格,和周天子已经并驾齐驱,复有何求呢?

    夫差一边享受着鲁哀公的十二牢之盛宴,一边检阅着齐国、鲁国、邾国、陈国、莒国、滕国等诸侯国送来的盟书,这些盟书基调一致,都推荐他吴王为盟主,忍不住心花怒放、沾沾自喜起来。盟主接下去就是霸主,或者说盟主只是霸主的另一种婉转说法而已。夫差似乎已经毕其功于一战,艾陵一战定乾坤,完成了从父亲阖闾开始就幻想着的霸主之位。

    现在只等来自镐京周敬王处的一纸任命书,这霸主可不能自吹自擂,必须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周朝王室自从衰落破败、无力号令天下诸侯后,突然鼓捣出了一个馊主意,由诸侯们自己推荐霸主,最后由周天子下册封文书,并赐予祚肉、彤弓矢、车马作为信物,从此你可以拿着这些信物代天子号令天下诸侯,伐无道,扶孤弱。

    这个馊主意让周天子最后风光一把,因为最后霸主的册封权在他手里。却不知遗患无穷,许多诸侯国本来民富国强、蒸蒸日上,只因为国君一个人野心勃勃想做一回霸主,穷兵窦武,四处征战,最后落得身亡国灭的悲惨下场。

    夫差的霸主身份就差最后的形式——周敬王的册封,“祚肉、彤弓矢、车马”三样东西一旦到手,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天下霸主。但这事心急不得,周敬王太穷了,穷得让后世把他的名字“匄”(丐的异体字)当成了讨饭佬的称呼,你不给他足量的金银财帛,不要说“彤弓矢”和车马。他可能连祚肉都送不起,就算送得起祚肉,使者一路的盘缠一定是个沉重的负担,会让周敬王负债累累。

    夫差决定回到吴国后再派伯嚭去镐京行贿周敬王,请他早点送来“祚肉、彤弓矢、车马”,完善最后的手续。

    夫差这时思乡心切,急于回国。说是思乡,其实思念最多的还是西施和郑旦两个美人。这两位气质、风情天差地别的美人已经许久没见了,夫差思念之情如潮如涌。一路北伐征战,沿途许多诸侯国国君争着拍夫差的马屁,送来的各色美人不计其数,但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