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夫差的图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吴王夫差,自己眼里是剑侠缥缈子。面对爱情谁都有私心,亲姐妹也会结仇恨。真是罪该万死。这是吃的哪门子醋?西施对夫差根本没有感情,她的心全在丈夫范蠡身上,纵使丈夫低贱为仆,贫穷如丐,无怨无悔。西施之心昭然若揭。

    西施真的太可怜了,不但吴王夫差在欺负她,强迫着她的情感和肉体屈服,连她最知心的小姐妹也在误会她、冤枉她。不等于助纣为虐?情何以堪!自己怎么会糊涂到这个地步?

    郑旦对西施一下子跳出无数个内疚,恨不得马上跪在她面前赔上一百个对不起。

    所以本来要直面斥责夫差的郑旦只能服从西施的心声,生生咽下一口恶气。自己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侠义,但最后受罪的还是范蠡,夫差对自己无可奈何,但他可以捏软柿子,范蠡就是掌握在他手中的软柿子,该怎么捏完全随意,因心情而定,杀了他不比碾死一只蚂蚁更麻烦。范蠡是西施心中最挚爱之人,伤害他就是伤害西施,所以不能让范蠡受伤害。

    郑旦投鼠忌器,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夫差当庭翻脸。

    郑旦对勾践和文种视作仇人,她的父亲抠鱼佬之死伍子胥是主犯,这两人是帮凶,必须付出代价!但范蠡没有参与其中,郑旦恩怨分明,不在复仇之列,是郑旦心里该保护的好人。

    夫差款待越人的太牢之宴因为人类有忍辱偷生的本性可以利用,淫威压人,总算没有发生意外,酒醉肉饱之后,顺利落下帷幕。但因为夫差无事生非,故意让西施和范蠡相见,已经暗潮涌动。宴会结束,各人归巢,哪里来回哪里去,但一来一去许多人的心情已经判若天壤。

    夫差为情感所累,恶有恶报,徒增一肚子懊恼之气,他的情感伤痕累累,他不但把西施得罪了,连郑旦对他也产生了很深的成见和反感。缥缈子的完美形象从此在郑旦心中摇摇欲坠,将要从神坛跌落。夫差去姑苏台相会西施的次数更少了,而郑旦也不给他好脸色看,人间美色渐变索然无味。夫差伤心之余,唯有称霸天下的梦想能激发他的男子汉雄风,于是全力投身于伐齐救鲁、争霸天下的伟业中。

    反而是越王勾践满载而来,最大的收获当然是获得了吴人朝野从君臣到士民的信任,老百姓很淳朴,只要是肯玩命帮自己打架的人不是亲兄弟就是拜兄弟,天经地义。信任是无形资产,可以看得一钱不值,但对善于利用者来说,价值无量。可以亡国、可以兴国,事关国家存亡。

    西施和范蠡都收获了屈辱和仇恨。郑旦终于明白西施的心,从此和西施尽释前嫌,重归于好。西施劫难之余,也可说略有收获,姐妹俩终能说话了,可以稍慰于心。

    范蠡自然伤得最厉害,对吴王夫差有了不共戴天之仇,以前认为伍子胥手段毒辣,夺走自已妻子西施,现在看来夫差更不是好东西,毒辣加卑鄙!真是“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深不可测的苍天,这痛苦的日子何处是尽头?不如我与你“偕亡”!走出姑苏时,范蠡站在胥江边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把阖闾大城踏为平地,以泄心中之愤。

    西施和郑旦姐妹重归于好,一起冷落吴王夫差,夫差情场失意,心情抑郁,不过很快补偿回来,“情场失利,战场得意”,战场上得意之事接踵而来。

    就在吴国的大军正要从阖闾大城出发北上伐齐,夫差的侄子王孙骆收到了来自齐国大夫鲍牧的一封密信,鲍牧也像他的挚友伍子胥一样“通敌”了,他在密信中详细告知了齐国军队在双方边境地区的部署情况。王孙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齐人摆好架势,守株待兔等着吴国军队自投罗网。王孙骆不敢怠慢,也不敢肯定这封信的内容是真是假,急忙把信交到夫差手里,请吴王定夺。

    夫差看了密信后,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齐国早就做好了准备,要不是鲍牧通风报信,自己的大军一旦贸然出击,凶多吉少,毕竟自己是劳师远征,而人家是以逸待劳。强龙难压地头蛇!夫差是把《孙子兵法》当作“枕中书”的,早晚温习两遍,谙熟兵法,深知被人家“以逸待劳”的后果,乃是兵家大忌。这可怎么办?难道按兵不动,放弃伐齐的计划?可是大军即将启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强自罢兵,如何向国人交代?吴王面子丢尽。而且如果再不出兵,鲁国危险了,必将落到齐人手里。夫差拿不定主意,只好召集大臣商量对敌良策。

    夫差也像王孙骆一样质疑密信真伪性,鲍牧是齐国大夫,地位仅次于齐相田成子,他怎么可能出卖齐国呢?很可能齐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部署,乃是使诈,虚张声势,让吴王知难而退放弃伐齐的计划。如果只是使诈,那就可以继续按照原计划行事。

    可是他的怀疑被伯嚭否决了。

    伯嚭说道:“臣以为鲍牧这封信千真万确。不过要说他是卖国行动,臣以为不妥,他其实是在救齐国。田成子想代齐而王,齐国人人皆知,而鲍牧是保王派,是田氏代齐最坚定的反对者。田成子想趁这次吴齐交战的机会把握军权,鲍牧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不想齐国和吴国开战,就算真的开战,他也不想齐国能打败吴国,那样的话齐国真的没救,不可逆转落在田成子手上。所以对鲍牧而言,下策是吴齐不要开战,防止田成子乱中夺权,中策是齐国能战败,让田成子在齐国没有立足之地,上策是田成子能死于乱军之中,田氏从此群龙无首。鲍牧现在势力不及田成子,无力回天,只能通谍于吴国,这是他采取的下策。如果下策不成,吴齐之战打响,臣相信鲍牧会做我们的内应,帮着大王打败齐军。如果能在乱军中杀死田成子,那对鲍牧而言,就是心患得除,大功告成。”

    伯嚭的才能要是不用来干坏事,全用在正道上,不失为国家栋梁之才。他的分析十分有道理,不得不让大家叹服。

    夫差点头,问道:“太宰言之有理,现在齐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形势对我吴国十分不利,难道我们只能按兵不动吗?”

    伯嚭笑了笑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向身后的徐承点点头,示意徐承来回答这个问题。显然对如何伐齐,他们两人早就有了计划。

    徐承说道:“齐人摆下天罗地网,自以为铁桶江山,神仙难破,其实是王婆卖瓜自吹自擂。他们忘记了大王有余皇号战船之利,臣愿意率余皇号战船走海道,从海路北上入齐,在齐人的背后发起进攻,管教齐人首尾难顾。”

    夫差大喜,说道:“这在孙子兵法上叫做出奇兵。真是一条妙计。徐将军不负寡人殷殷期盼。”

    伯嚭脸上有点不好看,这条计策是他和徐承两人的“知识产权”,现在吴王全记在徐承名下。

    徐承当然没有伍子胥那般狂傲又目中无人,他的仕途一路上来磕磕碰碰很不容易,学会了乖巧,见伯嚭面色难看,急忙说道:“大王过奖了。这是太宰大人的主意,臣只是代他发声,做太宰大人的传声筒而已。”

    徐承此话一出,顿时皆大欢喜。伯嚭见徐承投靠到自己门下,当即全力支持徐承的计划。于是吴国君臣定下北伐计划,兵分两路,一路走海道,由徐承率领余皇号为首的吴国水军船队从海上出发。一路走陆路,由夫差亲自率领,胥门巢为上军将军,伯嚭为下军将军,夫差自领中军。前后十万大军,战车一千多乘,启程北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