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六章 伍子胥之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做好他的安抚工作,带来了这么一个不吉祥的伍子胥遗愿,等于是借伍子胥之口表达内心的不满,被夫差剥夺了大夫之位,军前效力。

    泱泱吴国,难道只有伍子胥一个人感悟到了越国必将中兴灭吴的国家危机吗?不见得!吴国当时人才济济,是天下人才汇聚的洼地。何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投醪河井的行为是那样的露骨,岂能无动于衷?只是许多人才因为被私欲蒙蔽了双眼,认为吴国的余皇号战船如此强大,而越人卑贱,泥鳅掀不起覆船的大浪,当务之急是如何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抢占个人利益的制高点,才无暇他顾,以致把吴国送往覆灭之路。

    只有大公无私、心地正直的人才配看到真理,所以说真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所难免。

    水至清无鱼,人至清无徒,这些掌握着真理的少数人不容于世,难免孤独、绝望、暴躁、愤世嫉俗,伍子胥是最好的例子。

    伍子胥托被离送出的陶缶如愿送到西施面前。伍子胥不但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鬼神莫测之谋,他的临终预言可轻视不得,西施不敢马虎,小心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伍子胥被杀惊动天下。不知吴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天下诸侯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作何定论,于是把目光对准了孔子,看圣人怎么说。孔子一直缄默不语,直到后来诸侯间流传一则谣言,说是伯嚭也被杀了,他这才开口说话。

    孔子说:“吴国还没有灭亡,伯嚭怎么可能死呢?”

    言下之意就是伯嚭在吴国,就是为了亡吴而活着的,只有吴国灭亡了,他的人间使命才算完成,才可以一身轻松去见阎罗王。

    又是春秋笔法,半遮半掩。

    但一般人都能听出来,圣人这话很恶毒,应该是孔夫子一辈子说出的最恶毒的话。伯嚭的奸诈已经让圣人失态,乱了礼仪,可见孔圣人对奸臣伯嚭的仇视实在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这话要是不小心传到吴王夫差耳朵里,这伯嚭哪里还有活路?伯嚭有祸国之嫌,被灭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实伍子胥之死,孔子和子贡才负有重要责任,他们是起因,伯嚭最多只能算帮凶。如果子贡没有驾着千里马出山,游说夫差放弃南下伐越,转头北上伐齐,伍子胥可能被吴王夫差冤杀吗?伍子胥一死,吴国危矣。吴国灭亡的后果是圣人和他的弟子策划好的。

    圣人为了掩人耳目,竟把责任推到伯嚭身上。

    圣人金口玉律,一锤定音,伯嚭这人遭祸了,其奸名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虽说伯嚭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圣人把所有罪孽都堆到他头上去,有失公允。伯嚭也是人类一员,一生坎坷,艰苦奋争,才爬到异国他乡太宰的高位上,不平遭遇造就了其“奸性”,而并非天生“奸性”。就算他真是天生“奸性”,也该拥有做人的基本权利,让其能公堂辩解。圣人定论一下,等于剥夺了他开口的权利。

    伍子胥一死,吴国老百姓如丧考妣,伍子胥这些年来征战四方,杀得楚王不要娘不要妻,亡命草泽;杀得越王献上老婆,俯首称臣。天下诸侯闻风胆寒。他是吴国的金城汤池,失去他等于吴人自毁干城,以后不但得不到别国的财富,估计还得开门揖贼,自家财富难保。

    越人则是皆大欢喜,君臣士民弹冠相庆。

    特别是越王勾践,一听到伍子胥被夫差丢到东海里喂鱼,一下子轻松不少,腰杆子挺得笔直,从此诺大的吴国再没有要他勾践脑袋的人,本来去吴国觐见吴王好似涉足虎穴、胆战心惊,现在无后顾之忧,权当游山玩水。当即决定马上和文种、祭养一起率领助吴的一百乘战车、三千带甲士兵动身入吴。

    考虑到范蠡对夫差有夺妻之恨,就怕范蠡夫妻情深、一时情令智昏按捺不住自己,作出非分之举,勾践想让范蠡留在国内,可是范蠡坚持要一起去吴国。

    范蠡另有想法,吴国的灭越派伍子胥一死,越国复国的计划可以提前十年实现,眼看和西施的重逢不再是遥远的梦,他对西施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必须抓紧做好迎接西施归越的准备工作,其中重中之重是保证洞庭暗道的畅通。从这条暗道出兵,能打吴国一个措手不及,其作用胜过千军万马攻城拔寨。这条暗道掌握在太湖强盗手里,不知许多年过去可还完好?他需要亲自实地考察一番,本来就想去吴国考察一番,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于是越国君臣入吴兵分两路,一路是勾践带着大队人马走“官路”,另一路是范蠡带着少数几个心腹抄洞庭暗道捷径,走“私路”。

    太湖强盗现在和吴王夫差已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原因是吴人杀了金钩胡佬的恋生兄弟银钩胡佬。银钩胡佬惨遭吴人毒手,起因是郑旦的鲁莽之举,郑旦趁吴王夫差带着西施游赏缥缈峰的机会,自不量力,出手截杀,闯下塌天大祸,结果自己一点没事,转祸为福,找到了梦中情人缥缈子,也就是吴王夫差,却惨了太湖强盗们。

    吴王带着天下第一美来游赏缥缈峰,乃人间盛事,能一饱眼福,人生一大乐事。洞庭山上的太湖强盗们自然不会放弃凑热闹的机会。本来他们只是像普通百姓一样站在人群中看稀奇、饱眼福的,不想肇事,后来不知怎么的见郑旦和吴兵动起手来,吴兵以众凌寡,欺负强盗们心目中的女神郑旦姑娘,顿时旧性复发、无法无天起来,不问青红皂白上前助战,和夫差的武士厮杀起来。这银钩胡佬实在是死在他的好奇心太重,他是伍子胥发过海捕文书要缉拿的罪犯,长着一副与众不同的尊荣,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吴王出巡到此,本来该躲得远远的,可是他竟然乔装打扮一番后也兴致勃勃挤在人群中争看美人西施。西施曾经在比美大赛中击败了郑旦,郑旦是他心目中最漂亮的姑娘,女神一样,人间怎么可能出现比郑旦更美的人呢?他不信,虽知风险不小,也一定要看上西施一眼,比一比倒底两人谁更美。光看热闹本来也没祸事,后来强盗们跟着郑旦和吴兵杀起来后,银钩胡佬见女神被犯,一时性起,完全不顾敌强我弱,也抄起家伙加入战团。

    吴王的武士人多势众,更加久经沙场、武器精良,太湖强盗哪里是对手?斩鸡宰鸭般,被杀个落花流水。银钩胡佬目标最大,下场自然也最惨,被杀后还被吴兵枭首示众,挂在余皇战船船头上一路示众,直到姑苏城,在姑苏城头还挂了十天。

    金钩、银钩兄弟情深,银钩被杀,金钩摧肺裂肝,悲伤欲绝,发誓要血债血还,找吴王夫差报杀弟之仇,可是强盗们毕竟势单力孤,和强大的吴国斗,简直是以卵击石,想如愿以偿只能把仇恨当遗产传给子孙万代,让子孙们去完成。

    金钩胡佬为此日不安食夜不安寝,饱受煎熬,现在越国大夫范蠡突然出现,这是增援到了,而且不是一般江湖朋友之间的帮衬,而是一个国家的援兵,简直是大旱遇甘霖,千盼万盼就等着这一天!所以一听说范蠡大夫大驾光临,以为机会来了,越国要开始进攻吴国,当即命令洞庭山上所有的徒子徒孙都聚集到缥缈峰下,听候范蠡差遣。谁知结果有点不如人意,范蠡带来的消息是越国的反攻倒算时机还没成熟,八字才一撇,估计还要等上三五年才行。金钩胡佬虽然颇有失落感,但是至少看到了希望,不像以前无头苍蝇一般行动没有目的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妨只要等个三五年。

    金钩胡佬生怕范蠡在向吴人寻仇的时候把自己给撇了,自己报仇雪恨的愿望落空,对范蠡待若上宾,敬如父母。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