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勾践君臣朝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范蠡抓住机会,建言金钩胡佬厉兵秣马做好大战前的准备工作,金钩胡佬当然唯命是从,范蠡于是留下了手下一位叫木大的水军头目帮助金钩胡佬训练强盗们的水战能力。太湖强盗熟悉水性,但不等于会水战,范蠡最担心一旦大战爆发,这些强盗恶习未改,战事稍有不利,两脚抹桐油,逃得比鱼儿还快,影响士气,必须让他们懂点纪律。不指望派上大用场,至少不要起反作用。

    木大是石卖的儿子,石卖有五个儿子,木大排行最小。石卖本人和其它四个儿子在椒山之战中被伍子胥的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只有木大当时因为年少,跟在越王勾践身边听差遣,才侥幸躲过一劫。木大和吴人有深仇大恨,日夜想着报仇雪恨。木大跟着勾践参加过吴越钱塘江水战,当时勾践带领的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寥寥无几,每一个幸存者都是宝贝,只有他们才有水战的经验,而木大幼承家教,又有实战经验,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范蠡寄予厚望,当作左右手看待。范蠡留下木大,实在是很看重洞庭暗道中和太湖强盗,这是“暗器”,在即将到来的吴越之战中必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范蠡告别太湖强盗后,从洞庭暗道出来直奔胥江,走的是捷径,比勾践率领的大部队提早了半天到达姑苏城。姑苏城是勾践和范蠡约定的汇合之地,去阖闾大城朝见吴王必然要经过姑苏城。

    姑苏城是天然的军事要隘,以后越人想进攻阖闾大城,此地是必经门户,必须要先攻克姑苏。本来伍子胥活着时,是姑苏之主,防守森严,对进出的越人特别警惕,都要严格盘查。伍子胥一死,越人派兵助吴伐齐,吴国民间和官方对越人好感空前,有道是患难时刻见真情,越人在关键时候帮着自己对付齐人,是真兄弟。吴越宛然成了互帮互助的友好之邦。当初伍子胥建造姑苏城,唯一目的就是用来对付越人,就像在北方建邗沟城目的是对付齐国一样,战略目的很明确,现在越人成了朋友,战略意义荡然无存,姑苏城也因此成了吴越民间交往的自由城池。

    范蠡正好利用吴人疏于防范,在等勾践大部队到来的间隙,放开手脚查勘姑苏城的地形地貌,对它的城防有了全方位了解。

    姑苏城是伍子胥督造的,依山傍水,有水门两,陆门四,后有灵岩山之固,前有胥江之利,若有重兵防守,很难攻克。除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搞突然袭击。可是越人想搞突然袭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两国之间还隔着一个太湖,而太湖中的缥缈峰上建有吴王夫差的望越台,百里方圆尽收眼底,一旦两国交战,作用相当于烽火台,越人的一举一动逃不过吴人的眼睛,早在你越国军队渡过钱塘江的时候就被发觉了。

    可见暗藏在缥缈峰下的洞庭暗道以后在偷袭吴国都城时有多么重要。

    姑苏城就在姑苏山之下,而姑苏台就建在姑苏山上,号称有三百丈高,八十四丈宽,天上的凌霄殿一般。站在姑苏城头,举目远眺,确实可以看到西边云雾缭绕的山峰中的光彩耀眼的姑苏台。

    范蠡百感交集,自己梦魂牵挂的妻子西施就住在姑苏台上,西施入吴转眼已经快十年,不知她可曾安好?两人已经整整五年没有见过面,当时分别时范蠡曾经发过重誓,一定会把西施接回越国去,当时料想,也就三五年功夫,越国就能实现复国大业,自己带着数万越甲,车轮滚滚把西施接回浣纱溪边家乡。可现在快十年过去了,你范蠡在实现自己誓言的道路上走了多远?范蠡这么想着的时候,不觉浑身燥热,感觉自己真的很对不起西施,让她独守姑苏台,每天站在那里望眼欲穿,该是怎样一种滋味?

    此时时刻,当自己抬头仰望姑苏台的时候,是不是西施也正站在姑苏台上望着姑苏城呢?只是她一定不可能认出站在这里的范蠡了。范蠡这些年劳神国忧家恨,年未老身先衰,不到四十的年纪,已经满头白发。而西施风华正盛,一定出落得比当初相别时更楚楚动人、风采绝伦。

    两人如果侥幸仓促撞见,旁人一定以为是父女相会,而不是夫妻重逢。

    范蠡远眺姑苏台,忍不住想入非非起来,有种强烈的冲动:上姑苏台去见上西施一面。生有何求,死又何妨?夫妻为见上一面,就算身化齑粉又有何惧?

    上姑苏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令范蠡热血喷张。明知这样的做法毫无理智可言,结局一定是凶多吉少,但这个念头挥之不去,范蠡被情感煎熬,真如勾践所料难以自控,只好命手下捆住自己的双脚,让自己行动不得自由,任凭灵魂张牙舞爪挣扎,才终于没有冲破理智的藩篱,闯下大祸。

    也幸亏煎熬的时间不长,勾践和文种率领的大队朝见人马已经来到姑苏城外的胥江边,范蠡必须和他们会合,然后一起去阖闾大城。

    这才算救了范蠡一命,同时也让西施躲过一劫。

    要知道夫差虽然表面上原谅了西施对范蠡的一片深情,但骨子里还是耿耿于怀,要是得知范蠡私下上山去见西施,不管有没有见到,必定醋意大发,到时范蠡和西施的结局如何无人敢想象,很可能一起沉猪笼。

    越王勾践带着范蠡、文种等越国重臣和大量礼物,还有祭养率领的一百乘战车、三千带甲士兵进入阖闾大城,受到吴国士民的隆重欢迎,这是帮着吴国伐齐的兄弟部队到了,乃兄弟也。

    阖闾大城摆下的盛大场面和十年前勾践夫妻和范蠡入吴为奴时不相上下,只不过彼时勾践和范蠡是罪囚,而现在是贵宾,还有就是缺少了越夫人姒姜这个女主角,十年过去了,姒姜已经年老色衰,已经引不起夫差兴趣,要是姒姜也在朝见的队伍中,不知夫差作何感受。

    施人恩惠可以忘记,给人耻辱万万忘不得。吴人把越人当贵宾接待,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给越人的无尽耻辱,可是越人怎么可能忘记呢?勾践带来的越人都是笑里藏刀,远在千里之外的姒姜更不必说,躲在山阴小城的角落里,恨不得所有指甲都化成匕首,牙齿也变成匕首,要把夫差扯个稀巴烂。

    夫差亲自站在王宫外迎接勾践的到来。

    按照诸侯间的礼仪,诸侯来访,夫差该到城外迎接,祭天祭地,兴师动众一番。可是勾践毕竟是没有受过周天子册封的草头王,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传扬出去,夫差上下不分,会被贻笑大方,这个面子丢不得。

    对勾践来说,吴王能在宫门外迎接自己,已经是受宠若惊。要知道十年前,他是作为罪囚,穿着麻衣,牵着夫差的战马进城的。其差距已经惊人之大。

    勾践觐见吴王,他送上的厚礼除了子贡送给他的五双白璧,还有一千盆兰花。

    兰花就是草,山间田头到处可见,怎么算得上厚礼?勾践的所作所为意味深长。

    勾践知道自己卧薪尝胆、投醪河井动静太大,已经引起吴王夫差的警觉。卧薪尝胆可以激励越人忍辱负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可是对吴人而言,作用相反,那是一种威胁,一种敌对行为,是猛兽露出了吃人的牙齿。吴王一旦有戒心,很危险,随时可能发起伐越之战,把你越人赶回原始森林去做猴子,采摘野果为食。而事实上要不是子贡出手相助,吴国的大军已经要发起雷霆之击。勾践惊魂初定,自觉玩过了火,接受了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