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2章 海关(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搞定了此时,北条才再次登场。不过宋成廉这次没有去吉原,而是请北条到办事处开办的食堂吃饭。1732年的初春不是特别冷,大家围坐在铜锅边吃着火锅,鸳鸯锅里面的肉片成熟了,北条一通大吃之后才心满意足的提出了要求。希望‘大明’能够恢复铁矿出口。尤其是优质铁矿出口。

    消息传到了临淄,已经是1732年春末。户部贸易司员听到这个要求,有些左右为难。霍崇倒是很赞成。

    倭国资源贫乏,便是有本国的铁矿与煤矿,依旧是优质铁矿进口国。所以这个要求不仅不过份,反倒顺理成章。

    贸易司的家伙们却抱怨道:“都督,咱们自己都不够,哪里有那么多铁矿给倭国。”

    “不不不。我觉得不用考虑大量给倭国出口铁矿,我们直接出售生铁与熟铁就好了。毕竟倭国不是要搞冶铁行业,而是要搞金属加工。”霍崇建议道。

    毕竟是接受过培训的,贸易司对于冶铁与金属加工还能分得清楚。听闻这两个名词,他们就恍然大悟。于是有人询问起让倭国人心心念念的‘南蛮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霍崇这边先解释了一下‘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大明的确自己都缺乏优质铁矿,而倭寇入侵的事情也导致了大明更不愿意向倭国出口铁矿等冶金材料。

    想想就知道,倭国得到优质铁矿,岂不是能够生产更多厉害的倭刀么?

    而且众人还会有一个普遍误解,都认为倭国的倭刀之所以好,是因为倭国本国就有极为优质的铁矿。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贸易司的家伙们听到这里,各个迟疑。霍崇知道这帮人并不容易解除误解,稍等一阵才继续讲了下去。

    在制作工艺上,武士刀确实是以一种类似十年磨一剑的态度去打造的,不过耗时没有那么长而已,但对空气中的湿度、灰尘、矿石及炉火温度的要求极高。真正的日本古刀是三层夹钢所制,而且不是完全的熟铁。火候也很关键,早了生铁,晚了太软,并非是很多人以为的百炼成钢,而是要锻造到介于两者之间的硬度。

    武士刀的打造有许多阶段,真正的工艺是用三种不同的钢材合成一把刀,刀背、刀刃和刀身用的是不同材质的金属,然后用嵌土契合,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然而工艺再精湛,技艺再不得了,材料才是决定倭刀好坏的根本。

    16世纪中叶,也就是倭国战国时代,倭国的冶金业开始使用进口矿石,这些矿石多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所贩,通称为南蛮铁。

    实际上,这票红毛子也在赚倭国人的钱,倭国人总以为这些铁锭都是从西方来的,但实际上却是印度的乌兹钢和马来铁。这些钢材,曾是世界第一快刃大马士革刀的原料。

    但在这之前呢,倭国采用的是本土出产的纯净磁铁矿。到16世纪的时候改用熔炉,追求产量上的提高。直到南蛮铁进入之后,倭国立刻就选择了更优质的铁,而轻松放弃了本国的传统。

    在最后,霍崇按照自己所知的做了个总结,“倭国人传承的是铸刀技术,至于材料什么的,反倒是什么好就用什么。并不会格外的坚持非得用某种材料不可。当然了,有一部分比好要更好,你们觉得是什么?”

    面对这么一个提问,贸易司的同志们想了片刻,已经有人答道:“就是又便宜又好,性价比高么?”

    霍崇欢喜的连连点头,性价比这个概念能够开始深入人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进步呢。

    可没过几天,商务司这边很快就跑来找霍崇告状,说工部的冶金厅这边拒绝出口。

    商务司刚告完状,冶金厅就跑来反告商务司瞎搞。厅长见到霍崇,“老师,商务司那帮人都说的是什么!咱们这边没有矿石出口,难道要咱们出口钢材和熟铁么?”

    “不行么?”霍崇觉得自己的学生有着反应过度。

    如果说商务司这票人是培训,工部这票人可就是真学生。霍崇是花费了极大心思在现代科学教育上,至少工部冶金厅都是真正有现代化学、物理、数学认知的家伙们。

    看得出,工部这票人也完全认同这样的师承,“老师,你上次要我们把基地搬到兰陵去,现在生产任务又这么重,哪里有那么多钢铁卖给倭国。”

    “不用太多,十几吨总有吧?哈哈!”霍崇说到后来,瞅着这帮理工男的神色,不禁笑出声来。

    理工男气鼓鼓的答道:“没有!真没有!当下这么多部件需要更换,钱大姐又骂过我们好几次了。”

    霍崇听到这里,觉得钱清有些过份了。之前工部与钱清因为抽水机的事情闹过一次,那时候钱清要配件,工部那边则因为各种曲轴、齿轮的事情没能解决,就玩了个小把戏,说会影响整体抽水机的产量,硬是给钱清怼回去了。

    虽然工部这帮家伙们是理工男,然而在他们进入学校之前,钱清就跟着霍崇学习数理化了。钱清从事军事指挥可不是因为她不懂技术,而是军事指挥更需要人。

    后来钱清弄清楚事情是怎么回事,可就是把理工男们的小把戏记住了,遇到事情之后难免会提及往事,用以敲打理工男们。

    理工男们知道理亏,也不敢太反驳。不过理工男们对这件事也很是不快。

    听霍崇这么说,理工男们当即表示,“老师,你之前说的煤铁复合体,俺们觉得去兰陵就很好。可到那边之后用钢铁格外多,真的没有。一吨都没有。”

    霍崇没办法,只能顺道询问起公布冶金厅迁移到兰陵的事情。

    说起兰陵,除了戴面具的兰陵王之外,还有就是兰陵美酒。李白就写过诗称赞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不过兰陵这边有个地方更出名,就是枣庄。霍崇并不喜欢这个名字,就如他不喜欢驻马店与石家庄这名字一样。

    枣庄这边可以叫兰陵,石家庄可以叫常山么。搞出‘石家庄赵云’,这又算是啥事啊!

    而且枣庄这个地方非常适合搞早期的煤铁复合体。枣庄市河川年径流量为10.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滕州市最大,径流量为3.253亿立方米,最小为台儿庄区,径流量为1.0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中等丰富,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次是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径流。已探明水源地有十里泉、丁庄、东王庄、羊庄、荆泉、清凉泉、渴口、峄城等8处,均以岩溶水和孔隙水为主。全市地下水资源量年均6.6亿立方米。

    枣庄市境内煤炭保有量171771万吨,铁矿石保有量4178万吨。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清朝光绪五年(1878年)创办的山东中兴矿局“官窑”—“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与开滦、抚顺并称为中国三大煤矿。1956年成立枣庄矿务局,1998年改制为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之所以枣庄能够名声大显赫,是因为当地经济对中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煤炭紧缺的年代,为保证华东地区的煤炭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在1732年,盛产煤矿的山西还在满清手里。霍崇更不可能从澳洲或者东南亚进口煤矿。一个煤铁复合体,还是有足够水源的枣庄更合适。

    说起冶金厅迁移到枣庄的事情,理工男们都来了劲头。最后一时没收住,理工男问了个问题,“老师,怎么听说有人说要迁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