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偶遇骆宾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着李治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太子李显逐渐被架空,从实际权力的核心地带退却,成为了皇权象征性的存在。

    因为武曌放不下自己手中的权利,她也绝对不会允许李治死去之后,自己成为那吉祥物一般的皇太后!

    早在李治还未病倒只是,宫廷内的重大决策与政务处理,便悄然转移至武曌手中。

    而现在,武曌所掌控的权利只不过是更加明显了而已。

    她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不仅在朝堂之上独揽大权,也在民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与敬畏。

    因为她就是这全天下独一无二的皇后!

    永淳二年的十二月,寒风刺骨,万物凋零,东都洛阳贞观殿内更是弥漫着一股沉痛的气息。

    病榻上的唐高宗李治已气息奄奄,生命的烛火在凛冽寒冬中摇曳欲熄。

    终于,在这个严冬的夜晚,李治的生命之钟在贞观殿内沉重地敲响了最后一声。

    临终之际,李治以最后的气力留下了一份遗诏,明确指示太子李显在其灵柩前即位,延续大唐江山的血脉传承。

    然而,他深知自己离世后朝廷面临的诸多挑战。

    或许是恋爱脑发作,或许是被武曌蛊惑,或许是什么别的原因,总之,李治在去世之前留下了遗诏。

    遗诏中特别强调:新帝李显在处理军国大事时,若有不能裁决者,需交由天后武曌来定夺。

    这一安排无疑将武曌推向了权力巅峰,为她之后进一步掌握实权乃至登基称帝埋下了伏笔。

    李显虽然头顶天子之冠,身披龙袍坐于九五之尊的宝座上,但实际上他手中的权杖却轻若鸿毛,无非是个象征性的摆设。

    朝廷内外,无论朝堂上的政令颁行还是民间的教化施为,全部的决策与执行权都牢牢掌握在武曌这位铁腕女皇手中。

    嗣圣元年,李显即位之初,正是新帝登基万象更新之时。

    然而,这光辉的皇位对于李显来说,更像是一个无形的囚笼,束缚着他本该施展抱负的手脚。

    就在刚刚登上皇位一个月之际,李显心中对韦皇后家族有所眷顾,欲任命其父韦玄贞为侍中,这个职位在当时相当于朝廷宰辅,地位显赫。

    实际上,这其实也只不过是李显对武曌的一次试探罢了。

    新皇登基,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收回自己手中的权利。

    而这个小小的官位的任命便是他对武曌发出的第一次反击!

    只是这次,李显失算了。

    朝廷上下,所有人都是武曌的利益集团,没有她的命令,谁敢应允?

    面对满朝文武的质疑,李显一反常态地强硬表态:“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武则天的绝对权威之下,他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实现,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和风云变幻。

    李显被武曌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

    第四子豫王李旦则是登上了皇位,是为唐睿宗。

    此举无疑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是在无形中强化了武曌的权势地位。

    这一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武曌隐藏于慈祥外表下的雄心壮志和深不可测的政治手腕。

    令不少朝臣对她的意图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只是此时仍旧没有人觉得,武曌真的能够走出那一步。

    她毕竟只是一个女子,没人觉得她真的能够登上皇位。

    至少这天下名义上还是李家的,如此便够了。

    转变发生在仅仅半年之后。

    嗣圣元年的九月,武则天以其深谋远虑与雷厉风行的手段,正式宣布改元为光宅,并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

    这一举动在时人眼中无疑是一次对旧秩序的彻底颠覆,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的来临。

    一个皇太后,居然能够改元,这能说明什么?

    如果这还不够震撼,那接下来的事情便足以让人放弃所有幻想。

    武曌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她甚至还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至此,天下哗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天下不再姓李了。

    武曌的一系列动作犹如平地惊雷,彻底打破了人们的幻想。自唐朝建立以来仅八十年,江山社稷竟被一名女子把控朝纲!

    这让天下人无不震惊。

    与此同时,那些心怀异志的野心家们纷纷蠢蠢欲动,企图在这场权力更迭中分得一杯羹。

    刘氏江山实在是维持太久了,从秦之后,虽然前后经历了新朝,三国等一系列的变故,但这天下到底还是姓刘的。

    因此,自从唐朝建立以来,便有无数流言在民间流传。

    同样的,也有人借助这些流言起事。

    虽然不过都是些小打小闹,但却让人烦不胜烦!

    所谓卯金刀便是刘字,为了杜绝这种情况,迄今为止,全天下大部分的刘姓之人都迫不得已改姓。

    虽然还是刘字,但却不再是卯金刀的刘了。

    没了卯金刀,这些人的号召力自然是小了不少。

    而武曌这般倒行逆施之举则是引发了无数愤慨,于是就在的武曌宣布改旗易帜的同月,徐敬业等人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

    动荡远远不仅于此,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陆续有各种刘姓之人骑兵谋反,试图恢复汉室。

    这些人相互策应,在全天下掀起了叛乱。

    其中还有人试图联络徐敬业,但所有人都没想到,徐敬业居然反过头来先把这些人给干掉了!

    徐敬业维护的事李唐的统治,纵使武曌篡位,根本上来说,其实她还是李唐的人。

    这属于天子的家事,属于内斗。

    你一个外姓人,想要颠覆李唐统治的臭鱼烂虾,也想过来分一杯羹?

    做梦!

    于是朝廷的大军还没到来,这些人就先打出来了狗脑子!

    而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后,所有动乱迅速平息。

    不要看徐敬业拉起来了十多万人的军队,但这些都是乌合之众!

    真正的兵权在武曌的手中,朝廷从上到下被武曌经营得不说是铁板一块,但至少也是同一个利益整体!

    武曌站在今日这个位置之上,所付出的远比外人看到的要多得多。

    那些王公贵族和武曌是一个紧密的利益整体,只要武曌还在,她登上王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同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