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迅猛进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法,在露天石块比较少的大草原上连石头也得节约着用,所以他们对石刀很看重。

    张凡虎当然知道他们的纠结心理,只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想法占据了他的内心。族人们在草原上能找到的石料不适合制作石器,再加上相当原始的技术问题,所以他要让族人们重新认识石器,让他们知道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石器。

    制造好工具的最基础的当然是材料,族人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石料,张凡虎在草原上又怎么能找到呢?要知道族人们在草原上生活了数十载,甚至算上他们的祖辈们还要大大加长,而张凡虎才到此地不过三个月而已。

    张凡虎很幸运,因为他找到了好望角,那风暴之角带给他与族人们的太多了,可不仅仅只是海鲜、椰子等族人们需要的,更有他想要的,也是族人们需要的。那其实只是一些灰褐色的石头罢了,但对于张凡虎来说可是宝贝,当然对于种族也是。

    石器可由各种不同的石头做成,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使用燧石和角岩用来作原料,把它们加工为切东西的工具或武器。因为这是一种分布广,材质又好的石头:它很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所以是最早为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所青睐,绝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击制造的。张凡虎在好望角就发现了这种致密、坚硬、灰黑色的燧石,当时没有注意的张凡虎还把它们看成了一般的礁石,因为它们太像了。

    海边的礁石也是灰褐色的,再经过海水的浸泡等自然环境的改变与燧石外形几乎无二。张凡虎当时为了寻找较小的礁石拦在沙坑边上,但由于大小适宜的天然礁石并不多所以只有“人造”了。当他砸碎一块褐色的大礁石后发现它具有较漂亮的贝壳状断口,这是燧石的特征,野外生存与原始人几乎没有多大差别的张凡虎当然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有了理想的石料。

    但是当初张凡虎的高兴却没有持续多久,很简单的原因,他发现的燧石不多,只是足球大小的一块。人们根据燧石的存在状态,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层状燧石和结核状燧石。前者就像地下的煤炭一样多分层存在,单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可达几百米。但张凡虎显然没有这么好运,他遇到的是第二种结核状燧石。这是夹杂与石灰岩中的燧石,呈各种形状结核体,但是一般只有十厘米左右,大的可达一米多,所以张凡虎能找到足球大的一块,他运气还算是不错的。

    燧石的作用可不止做石器,由于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也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中国古代常用一小块燧石和一把钢制的“火镰”击打取火,连张凡虎的家乡在四十年前都还在使用,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在十九世纪的近代,各国使用的燧石枪也是利用扳机击打火石引发火药的。

    燧石的摩氏硬度计硬度达到了七,也就是世界上最坚硬的天然物质金刚石的十分之七!燧石可不是像钢铁那样的全部均匀的坚硬,它石头之内有斑纹,也就是张凡虎打碎之后看到的那种弯曲环状的贝壳纹路。张凡虎或者说了解燧石这种特性的人都会利用燧石的这种性质,只要用力的方向大小适当就可以制造出堪比铁兵利刃的石刀、石斧、石剑。

    当然了,那“适当”二字可就需要考验制造者的水平了,这就像写毛笔字对力度、方向等元素的把握一样,需要多年的专心沁瀛。而张凡虎张凡虎虽然也没有做过多少,但是毕竟他知道制造方法,他与族人们一起,一边教族人自己一边练习提高,所以那数百上千根金合欢树的出现是他与十余个族人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今天这章字数有点少,请见谅,因为要好好构思明天的一章。明天一章是我花精力相当多的一章,在图书馆看见一套如获至宝,它是英国人编写的,一共七册,每册两千多页!我花了几个月的课余时间浏览全册书,很多有关的资料借回来摘抄下来。在下一章中介绍了一些很有趣的知识,但是要把它们整理好可不是简单的事,不能叫大家看到枯燥无味,所以很费心力。看在老歌这么努力,支持下吧,各种支持,谢谢大家了。)

    最新全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