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泼皮破落户没有母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汴梁的街市颇为宽阔,而且行人众多。

    尤其是这天汉州桥,景色宜人,向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是汴梁城车马往来最多的地段之一。

    天汉便是天河的意思,萧何以“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乃劝谏刘邦就任汉王,因此这天汉便成了汉族名称之由来。

    宋以永济渠为天汉,这永济渠上的汴州桥,也便被称为了天汉州桥。

    此地两岸。

    勾栏瓦舍四处张开,酒肆饭馆比比皆是。

    还有捏着个手绢招揽客人的粉头。

    此时朱熹还没出生,理学还没完善,北宋风气还算自由,文人墨客,就没有不好逛窑子的。

    “恩公,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林娘子带着她的丫鬟锦儿,旁边还跟着收拾了细软的张教头,也就是林娘子的爹。

    此刻林娘子三人是紧张万分。

    杨应可是刚刚杀了殿帅府的亲兵啊!

    甚至还把高衙内给砍成了人棍,弄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你怎么还有闲工夫逛汴梁城?

    快逃啊!

    但杨应去没有他们这么紧张,仍然是优哉游哉地逛着街。

    这看见宋朝特有的带着馅儿的馒头不错,买一个。

    那看见竹风车做工挺好,也来买一个。

    好像他不是杀了人,倒像是来旅游的!

    “来这逛街,买东西啊!”杨应回过头,露出一个笑脸,“放心吧几位,有我豆兵在此,汴梁城没人敢拦我们的去路。”

    听见杨应的话,张教头瞅了一眼杨应的豆兵。

    两米高,一人半宽,腰挂木刀,身披藤甲。

    不过如今他们的藤甲外传了一层衣服,头上戴着斗笠和面巾,显然是因为杨应害怕他们吓到市民,才这么装扮他们的。

    张教头看着他们犯嘀咕。

    只是就四个豆兵,能护地了他们周全吗?

    杨应发现了张教头担忧的神色,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就算豆兵不行,不是还有杨应本人吗?

    杨应在天汉州桥附近逛了一会,突然听见人群一阵喧哗,杨应把豆兵和。

    果不其然,人群喧哗的原因,就是因为泼皮牛二来了。

    这牛二确实是个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的泼皮破落户。

    他这一过境,街坊邻居都遭了殃。

    他先是看见一个水果摊,上去抢了两个果子,没吃两口就眉头一皱,给扔了,接着又找摊主的茬,又把人摆在案上好好的西瓜给劈成两截,扔在地上。

    之所以放过水果摊主,还是身边路过了个穿丝绸的老爷,还跟两个恶仆。

    他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看见贵人老爷路过,立刻老实了,小心翼翼地从人家身边走过去。

    接着又看见了个蹲在地上卖炊饼的老妇人,六七十岁,头发花白,就蹲在地上,一旁放着装炊饼的篓子。

    牛二见这老妇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一脚踹翻了老妇人的炊饼筐。

    发黄颜色,酷似窝窝头的炊饼顿时散落一地。

    牛二像是找到了快乐一样,顿时上前,用他那又脏又臭的草鞋在满地的炊饼上乱踩起来。

    这炊饼是老妇人好辛苦才做出来的,她儿子本是禁军里当兵的,前些年和西夏打仗死了,老婆也跑了,留下个孩子,全靠老妇人拉扯。

    这一筐炊饼也得不少本钱,是她省吃俭用节省出来的,现在被踩成这样,肯定没法卖了,心酸之下,老妇人顿时忍不住哭泣起来。

    牛二看着老妇人哭得稀里哗啦,他大笑起来,扬长而去。

    杨应站在他身后的街道上,看着老妇人把地上的炊饼捡起来,背上框子,准备离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