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圣人兴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祭养这才知道原来是孔圣人的得意弟子到了。孔圣人和他的七十二高徒,天下人大半知道他们的大名。何妨祭养身为越国贵族,出使过不少诸侯国,也算越国外交的半部活字典,使者们谈论孔门七十二高徒,是个非常高雅的话题,有地位的人都想沾光抬抬身价,祭养虽说粗鄙,谈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他长着耳朵,能听,岂有不知子贡大名的?祭养顿时喜笑颜开。圣人现世,能让天下清平,弭平小小的吴越两邦战事,纯属牛刀小试。

    当即像捧宝贝一样把子贡扶到马车上,子贡两天两夜走了几千里路,除了一张嘴巴能喷唾沫,身体其它部件暂时失去了功能,只好祭养替他驾车,扶着他的身子,直奔越王宫。

    勾践蜗居在深宫中,心事山重,已经两天没有出来见人,所谓心神不定,测字算命。伴着他的只有已经衰老成木乃伊一般的神巫无杜。无杜原是越国的土圣人,是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可是年纪一大,屡次占卜失验,答非所问,只是说些神神叨叨的话,越人以为他失聪了,不再相信他的话。从神坛上跌落下来的无杜被勾践在卧薪尝胆、厉行节约时精简出宫,栖居在会稽山东端的剡溪边靠施舍为生。现在的勾践病急乱投医、走投无路,求人不着只好求鬼神,突然想起他来,于是又把派人把他从山上接来,希望能指点迷津,寻求破灾之法。勾践的卧薪尝胆、文种的九术虽然有鬼神莫测之机,可惜尚没有形成气候,一旦吴人的滚滚战车碾压过来,必然烟消云散。黔驴技穷,人间已经没有活路,只能从天上想办法。

    无杜盯着来自剡溪的太渊之水一天一夜后,似有神示,渐渐又迷糊起来,却没有告诉勾践破灾之法,醒来后一脸喜色,跪在地上祝贺勾践心想事成。

    无杜其实没有进入神示的境界,他老了,心神俱疲,神已经离他远去,可是他这辈子守规矩,从来不说谎的,为什么要撒谎祝贺勾践呢?原来他记起了当年给西施占卜时,他曾看到过的三个画面。这三幅画面中最后一幅画面的角落里看到勾践一身王者的打扮,站在岸上望着西施和范蠡远去的船影发呆。

    勾践依然是越王!

    如果对西施的占卜结果是正确的,越国至少没有亡在勾践这位君主手里。

    勾践不知道无杜的内心想法,只觉得失望。吴人的战车随时可能兵临城下,越人大祸临头,你怎么还说心想事成?看来无杜确实已经失聪。在他身上已经虽找不到活路,不过不等于无杜成了废物,无杜身上还有一宝,乃就是他的独门神药“逍遥散”。于是勾践就把他关在深宫中,炼制大量的“逍遥散”。勾践不指望吴国大军杀到后还能放自己一条生路,就算夫差再次放他一马,让他苟且偷生,他也不能再经受那恶梦般的磨难。夺妻之辱、石室牧马、尝粪辨疾,岂可再乎?不如去死!不如寄希望于下一辈子,一切从头开始更痛快。所以他需要大量的逍遥散,给自己准备,给夫人准备,给所有忠诚于自己的臣下准备,一旦战事失利,大势已去,服下逍遥散,快乐去天堂。

    勾践已经连后事都在准备,一听说子贡来给吴越两国“弭战”,这份心情自然可想而知,见到子贡,勾践恨不得在他面前跪下来,眼泪不由自主噗噗之下。

    越人为了复国历经千难万险,感天动地,总算老天不负有心人,救星到了。

    原来越人的出路不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只是掌握在圣人手里。

    弭兵的条件是暂时借给吴人一百两战车,三千带甲士兵。圣人的算盘狠毒,把越人的家当盘算得清清楚楚。

    勾践就算心痛这点勉强积攒起来的家当,但生死关头,只能舍弃。当即答应子贡,满足吴人的所有条件。

    但此时的勾践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磨难,老成多了。锐气已消,但韧劲十足,已经变得老谋深算。既然子贡大驾光临,千载难逢的极好的机遇,绝不能轻易放过。

    为了取悦子贡,勾践把自己舍不得享用的鱼肉从供几上撤下来,搬到子贡面前,自己吃的依然是粗粝不堪的五谷杂粮;把自己舍不得穿的五彩绸缎制成的漂亮衣服从墙上取下来,给子贡披上,自己身上穿的依然是补了又补的百衲衣。

    子贡为此大受感动。

    子贡是孔子儒学的忠实执行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吃和穿方面十分讲究。对食物、衣着的讲究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精神内涵,勾践有这么好的食物和服饰,说明他根本不是天下诸侯眼中的饮毛茹血的野蛮人,完全是文明人,而且放着这样精美的食物不用,挂着这样精致的衣服不穿,精神世界更上一个档次,胸怀大志,为了实现理想懂得舍弃,更令人敬佩。

    子贡有吃有穿,享受如此精致的生活,心情愉快,决定要成全勾践的伟业。

    子贡和恩师孔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才华横溢、心直口快,不像孔子温文尔雅,说话喜欢遮遮掩掩,春秋笔法,说一半隐一半,追求后味。孔子的形象极大影响了人们对儒者的好感,错误地认为儒者就应该带一点酸味。其实真正的儒者更像子贡,而不像孔子。

    几年前,子贡和孔子一起参加鲁定公和邾隐公的朝会,见两位国君反常地一卑一倨,表现异常,马上断言这两位倒霉鬼结局凄惨,而且鲁定公会死在邾隐公的前面。结果子贡的预言宛如得到神示,完全正确,鲁定公当年就死了,至于邾隐公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两次被人赶下君位,最后离乡背井、客死越国。弟子的口无遮拦引起孔子的强烈不满,鲁定公死后,一段时间不和子贡说话,甚至抱怨鲁定公的死是子贡给咒死的,子贡是毒嘴。圣人不信怪力乱神,竟然一时气冲,也会暂时迷信一阵子。

    眼下老师不在身边,子贡不受约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勾践一要复国的雄心已经昭然若揭,既然有这么大的雄心,要求着圣人的地方一定不少。干脆把话点明,双方说话也就容易不少。

    子贡说道:“大王对在下如此厚礼,一定是有什么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大王要灭吴兴越的图谋在子贡心里一清二楚,在下颇能助一臂之力。请大王大胆开口,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子贡快人快言,正中勾践下怀。自己的野心想瞒着圣人是不明智的,也是瞒不住的,除非你活腻了才跟圣人作对。很荣幸,如今这方面的担忧不存在,圣人的利益和自己灭吴兴越的计划高度一致,越国中兴简直就是拯救濒临亡国的鲁国的一剂回魂丹。大家都有好处,那就不客气了,大胆向圣人赐教。

    勾践于是说道:“一百乘战车,三千带甲士兵乃是寡人回国后我节衣缩食勉强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当,如今被吴王夫差借走,此计甚毒,击中我要害,我越国变成一无所有,要再次积攒起这点家当又要重头开始。筚路蓝缕,前程漫漫,我越国要中兴,得等到何年何月?请夫子赐教。”

    勾践说到这里时鹰目一眨,已经泪水盈盈,要哭出来。出兵助吴,理智上能接受,毕竟是保全越国的唯一办法,但感情上很难接受,自己卧薪尝胆、投醪河井,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努力,好不容易积攒起这么点家当,说没就没了,情何以堪?

    子贡冷笑一声,吴国借兵借车是自己的主意,救了他,还被勾践埋怨“甚毒”,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过勾践能实话实说、不善巧饰,倒也不失可爱。可见越人还是粗朴的,小农意识,目光浅短。只是自己不能跟他一般计较,否则会因小失大。

    子贡说道:“大王只是感觉到了吴人借兵借车剜心剔肉,却没有认识到其实是好处多多。以前吴人的眼睛盯着越国的一举一动,生怕你有不轨之举,所以你让范蠡练兵,缩头藏尾。现在吴人以为越国无兵无车,已经不足为患,放松了警惕性,从此你可以放开手脚厉兵秣马。这是多么好的机会。”

    勾践哭笑不得,子贡家里富可敌国,这是饱汉不知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