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范蠡破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勾践再三追问下,范蠡只好道出实情。

    自己最担心的祸事终于发生了,勾践不知所措,自觉大祸临头,扑通一声跪倒在范蠡脚下,含泪说道:“是要保住西施还是要复兴我越国,全在范大夫一念之间,请范大夫定夺。如今寡人和夫人的生死就在你的手里,范大夫,你万万不能让寡人失望。”

    勾践虽然人跪在地上,磕头跪拜的怂样,但其实简直是逼迫和要挟,你范蠡必须遵守自己的承诺,千万不能做背信弃义之徒。

    此时的勾践日夜梦想着复国,为了达到目的,牺牲一个西施算什么?断送你范蠡的婚姻算什么?就算后羿已经把最后一个太阳射下来,从此人间暗无天日、末日将至,他也不会放弃初衷,他已经在所不惜。就为了争一口气,“礼尚往来”,报仇雪恨。

    姒姜泪流满面,愤愤说道:“伍子胥欺人太甚,已经把我们越人抽筋扒皮,不就是是吗?让他派人来收命就是。范大夫,你已经为了我们越国忍辱负重至此,实属不易,以后再用不着为中兴我越国委曲求全,还是带着西施离开是非之地。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你们的安身之所吗?”

    勾践急起来,说道:“夫人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为了中兴我大越,你甘愿抛弃王后之尊严去侍寝吴王,西施算什么?她只是民间一女子,难道就不能牺牲吗?”

    姒姜见勾践提起她侍寝吴王夫差的旧事,顿时委屈无限,也跟着跪倒在勾践身边,说道:“什么槜李之战,什么夫椒之战,什么浦阳江之败,其实都是你越王和吴王之间的那点丑事,为什么总要找我们女人的晦气?西施是个心理善良的好姑娘要是她遭吴人毒手,你们这下大男人还有什么脸苟且于世?”

    勾践和姒姜穷极无途,已经出言不逊。两人都恨不得把这几个月里遭受的所有愤懑发泄出来。

    勾践夫妻惊慌失措,反而让范蠡平静下来,这些天来日夜煎熬,看似束手无策,其实内心还是有收获的,心里似乎有了破解死局的妙手。

    范蠡急忙扶起地上的勾践和姒姜,说道:“请大王和夫人快快起来,其实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勾践问道:“是不是派人把伍子胥给做了?寡人愿意划出半个越国的土地买他一死。只要他一死,就没人会想到这么阴损的毒计。”

    范蠡摇头,说道:“伍子胥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还精于暗杀之道,吴王僚和太子庆忌父子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却都是死于他派出的刺客之手。在他面前玩这一套,无疑是班门弄斧。天下要他死的人何止千百?谁曾经成功过?连靠近他的机会都没有。伍子胥要是这么容易被除掉,他早就命赴黄泉。请大王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免得动而无功反遭其害。”

    勾践问道:“哪怎么办?”

    范蠡沉吟着说道:“天底下能杀伍子胥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吴王夫差……”

    勾践说道:“范大夫的意思是离间夫差和伍子胥,让他们君臣自相残杀?确实是妙计。我们可以利用伯嚭和伍子胥的不和,用重金贿赂伯嚭……”

    范蠡还是摇头,说道:“要离间夫差和伍子胥,让他们自相残杀,这是十年大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伍子胥眼下在吴国地位如日中天、稳如泰山,动他不得。只有到他的人生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顺势而为,推波助澜,才能事半功倍,置他于万劫不复之地。我们现在要解的是燃眉之急,远水解不了近渴。”

    勾践急起来,说:”如此说来,还是没有办法。”

    范蠡冷笑着说道:“不!臣范蠡现在刚刚想到了一个主意,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不过要完成计划,必须得到文种的全力配合。”

    勾践松了一口气,说道:“只要范大夫需要,寡人愿举国之力、全力配合。”

    自从三个月前文种派黑夫和计倪来吴国王城落脚做五色绸缎生意,等于建立了联络站,不但解决了勾践君臣的生活问题,而且可以和管理着越国的文种消息互通,便利不少。

    范蠡的妙计是要让伍子胥眼前离开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范蠡手中有一张王牌,至今不曾动用。这张王牌乃是他用吴人视为国宝的“湛卢宝剑”换来的,现在该是利用的时候。

    范蠡在楚国王城鄀都向楚昭王讨救兵不成,一气之下,把吴人尊为“霸王之剑”的湛卢宝剑送给了齐国大夫鲍牧,条件是齐国必须出兵伐吴。当时的齐国国政被鲍、栾、高、陈四大家族把持,姜子牙的后代、姜姓国君只是他们的傀儡,后来真正篡位代姜而王的田氏此时尚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愤愤不平。这鲍牧不但权高位重,而且他的家族秉承先祖鲍叔牙的家风,十分讲究信用,“言必行,行必诺”,把信用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因此家富业大,且深得民心。范蠡一点不担心鲍牧会失信,齐国一定会派兵伐吴,唯一不能确定的只是时间问题。鲍牧在鄀都收了湛卢宝剑时曾经答应,少则一个月,但最多不会超过半年,一定出兵伐吴。早就听说齐国在为伐吴做准备工作,可是眼看半年的极限时间将到,还是不见齐国出兵,必须派人向鲍牧催促一声。范蠡拟好书信,命计倪亲自去齐国都城淄博带给鲍牧亲览。书信是刻在竹简上的,只有八个字,但内容像笔划一般尖利:“湛卢宝剑可在君手”。

    范蠡知道这八个字在鲍牧心中的份量,鲍牧就算赌上性命,也会出兵伐吴。

    齐国一旦出兵伐吴,伍子胥或者带兵迎战,或者趁大战没有爆发前谋划去齐国和谈,无论怎么选择,伍子胥都将会很忙,一定把威逼范蠡交出西施这件事暂时放一放。

    这样就给范蠡争取了更多应对危机的时间和空间。

    范蠡预料伍子胥得到齐国伐吴的消息,会选择后者,那就是和齐国议和。因为吴国刚刚经历伐越之战,还没有做好和强敌齐国交战的准备。齐国是老牌霸主,民富国强,要不是国内有四大家族轮番执政,争权夺势互相消耗,说不定现在还是霸主。吴国的终极目标是想力压群雄,称霸天下,齐国是明摆着的绊脚石,两国必有一战,但现在吴国还没有做好交战的准备。或者说,吴国实现称霸天下图谋的准备工作才开了一个头,修筑在邗江边上的邗沟城才刚刚动土兴建,邗沟城在吴人的规划中是吴国向齐国开战的桥头堡,水陆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要是战事提前爆发,才完成不到一半的工程必将毁于一旦,之前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也将化为泡影,吴国称霸天下的计划将推迟数年,损失实在太大了,承担不起。所以和谈是首选。

    派谁去和谈?必须让伍子胥亲自出马,这是范蠡的如意算盘。要完成这步棋,需要远在千里之外的越国摄政大臣文种的配合。让他做好伯嚭的工作,由伯嚭进言吴王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和谈,这样就把伍子胥晾在国外,可以暂时解除对范蠡的威胁。

    做伯嚭的工作,必须真金白银开导。

    此时的越国已经被吴国榨干殆尽,几代越王千方百计积攒下来的宝贝被吴王夫差悉数运到阖闾大城,占为己有,如今越国对吴国必须进贡的粮食和“方物”(也就是地方特产)占了几乎越人一年的收入。何来宝贝贿赂伯嚭?

    但越国就是有宝贝。这就是文种的本事了。

    留在越国的大夫文种在治理国破家亡的越国上表现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