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浦阳江之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伍子胥火烧椒山时,勾践亲自率领的越国主力部队已经渡过钱塘江。勾践率领的“中军”有战船和战车,水路两路齐头并进,江南地貌水道纵横,战船行动很方便,顺着河道走就行,战车就很累赘了,每当过河过江,越国没有足够大的船运载四匹马拉的战车,只能把战车拆解,等船运到对岸再把所有部件组装起来,很是麻烦。这样就耽搁了好几天行程。

    真是五更时分,椒山上的冲天大火在二十多里外的地方都能看到,还有那数以千万计的惨烈的嚎叫声随呼呼作声的西北风飘来,令人毛骨悚然。

    这样惨烈的场面只有在战争中能见到,只是不知道遭殃的一方是吴军还是越军。要是吴军,太振奋人心了,说明石卖和灵姑浮的前锋部队已经打败了吴国的水军,正在杀奔吴国都城阖闾大城。可要是越军呢?勾践似乎不敢想下去,石卖和灵姑浮必定是凶多吉少。联想到已经几天没有得到石卖和灵姑浮的消息,不是什么好预兆,勾践顿时如坐针毡。他急忙派下大夫皋如带一对人马去前面侦查情况,一边又命令大队人马原地驻扎,等待前线消息。

    天亮后,前去侦查敌情的皋如终于回来了,不过他的一队人马已经不见,只有他一个人一匹马跑回来,丢盔弃甲,衣衫凌乱,已经跑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勾践上前想问话,皋如哪里还说得上话?只是拼命用手指着身后,原来跟着皋如来的还有吴国潮水一般涌来的战车部队。几十辆吴军战车带着凛冽的寒风,从天而降,震天动地杀到。

    原来伍子胥火烧椒山以后,战船没有停留上椒山去欣赏战果,这点战果根本没放在伍子胥的眼里,吴军大队人马直接上岸,踏上了越国的土地,拉开又一场围猎行动的序幕。

    吴军和越军的差距此时就显露出来,越军的水战部队和陆战部队是分家的,战船太小,装不下战车,两个军种只能各行其道,而伍子胥设计造出的大战船可以装下好几乘战车,而且还有特别的运兵船,那上面能装的战车就更多了。所以吴军的战车不用像越军那样过河过江要装了拆、拆了装,只要战船一靠岸,走板一搭,战车直接下船上岸投入战斗。可见伍子胥为这次“狩猎”行动事无巨细做足了功课,真正做到兵贵神速。

    勾践万万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吴军的战车来势凶猛,要阻止只能靠弓箭手的箭雨去杀伤对方,或者用自己的战车和对方硬碰硬。

    槜李之战的越军正是靠箭雨阻止了吴军战车的攻势,可以如法炮制,可惜时过境迁,现在是冬季,杭嘉湖平原上刮的是西北大风,吴军从北面来,处在上风头,他们占据了天时地利。越军射出的箭事倍功半,对吴军几乎没有威胁,而吴军射出的箭却能事半功倍,对越军杀伤力极大。正和槜李之战是的形势相反,现在老天爷帮吴国。

    见自己射出的箭雨阻挡不了吴军的战车,越军这边开始骚动,要乱阵脚。一旦阵势被吴军的战车冲破分解,越军只有被人家切瓜一样屠戮的份。勾践恼了,拔出越王之剑,跳上一辆战车,高喊着:“越王之剑,霸主之剑”,带头向吴军的战车迎面撞上去。

    这个时候,勾践手上的越王之剑已经在越国制造出一些神话,神话没有多大新意,无非就是越王之剑将替代湛卢宝剑,成为天下霸主之剑,纯属舆论造势,但不断洗脑,三人成虎,相信的人越来越多。越人好神秘之事物,总希望看到奇迹的诞生。

    越王之剑有魔力,将士们见勾践挥舞着越王之剑带头向吴军的战车冲上去,怯意消失了,高呼着“越王之剑,霸主之剑”,跟着战车一起冲锋。

    吴军的战车是越国战车的两倍,本来两军车战越国是捡不到便宜的,但问题是眼前吴军的战车部队只是伍子胥大军的先头部队,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遇到勾践的大军,他们只是追杀皋如的这队人马而来的,所以没当回事,只管拼命快马加鞭追杀,贪功心切,结果把跟着的步兵远远抛在身后几里路外。

    春秋时期的车战之法是有规矩的,四匹马拉一辆战车,上面有驭手一人,武士若干,后面跟有三十多人的步兵配合战车上的武士作战。现在吴军的战车部队只有战车而没有后面的步兵的保护、配合,这就吃了大亏。

    勾践率领战车拼死挡住了吴军战车的一波冲锋,双方的战车一旦僵持,吴军战车的优势就消失了,越军的步兵人多势众,一窝蜂而上,把吴军的战车围在中间,成了群狼战病狮,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

    吴军战车队见势不妙,丢下前面几乘被困住的战车回头就跑,勾践已经杀红了眼睛,哪里肯放他们走?越王之剑一指,就要把这些漏网之鱼追回来,却被皋如拦住了,皋如带着勾践的战车驶向不远处的一个山包,举目远望,吓一大跳,只见下面几里路远的平野上尘土滚滚,几百辆吴军战车匀速前进,速度虽然不快,但气势如虹,所过之处草木碾碎,野兽亡命。

    吴军的战车是眼下越军的十倍有余,而且这些战车都是有完整建制的,战车和步兵配合默契,一点破绽都别想找到。勾践吓出一身冷汗,要是凭眼下自己这点兵力和这样大规模的战车军团去硬碰硬,无疑是驱羊饲虎。

    勾践这才明白皋如的意思:眼下该逃跑的不是吴军,而是自己。

    勾践急忙下令全军往钱塘江边撤退,那里停着越军的战船,一旦上了战船就不用怕吴军的战车军团,希望宽阔的钱塘江水面能阻止吴军的战车洪流。

    勾践带着大队人马迅速后撤,幸亏吴军采用的是伍子胥的步步为营的战术,不求快,只求稳,所以给了越军逃命的机会。伍子胥有点忌讳越人的野兽战术,这些战术不是出自教科书,简直是直接从野兽那里学来的,常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却总能取得成功。槜李之战就是最好的战例。对付这样的野蛮战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剑走正锋,步步紧逼,迫使对方跟着你的节奏,和自己比实力、拼消耗。

    勾践的人马马不停蹄跑了一天一夜,终于撤到钱塘江边,急急上船,逃出了吴军战车的魔掌,自以为可以坐下来歇一口气,没想到吴军的余皇号战船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钱塘江水面上,吴军的战船从钱塘江入海口方向来,真是涨潮的日子,余皇号带着一众战船乘风破浪杀来,要想跑显然为时已晚。

    现在摆在勾践面前有两种选择,或者上岸和吴军的战车军团决一死战,或者就在钱塘江上和余皇号为首的吴国水军一争高下。

    上岸和吴军的战车军团相拼,必死无疑;就算有一百个不情愿,也只能在江面上和余皇号拼个鱼死网破。

    这天早上,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突然加剧,北风呼啸,气温骤降,几乎要把人冻僵。关键时刻,天不助越,双方战前准备工作的优劣马上体现出来,吴人从陈国洴澼絖人那里不惜百金买来的“不龟手”神药体现出价值来了。越军将士们冻得手足红肿开裂,许多人都拿不住武器,就算有些经冻的拿住了兵器,一旦使用起来,也难免不听使唤,失去准头。而吴军涂上“不龟手”神药后,就是天冷身僵动作难免迟缓,但拿住兵器根本不是问题,使用准信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基本不是问题。

    双方现实状况相差这么大,对越军来说这仗显然没法打。但关键问题是勾践不知道吴军手上有“不龟手”神药,以为我们拿不住兵器,你们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都是南方人,都不经冻,还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勾践不知“已”,更不知“彼”,只顾命令将士们驾船往前冲,使用的还是“群狼战独狮”的战术,焉能不败?

    双方的水战才一接触,胜负立判,吴国的水军一路杀来,势如破竹,越军望风披靡,连勉强支撑一下的能力都没有,只有不断往后躲避吴军的追杀。勾践起先还暴跳如雷,认为是自己手下贪生怕死输的仗,挥舞“越王之剑”杀了一批撤下来的部下,但渐渐也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自己的部下怕死,而是人家吴军占尽了优势,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勾践这才下令全体将士快速脱离和吴军的接触,能逃多快就多快,逃跑保命不但没有罪,保住了王家资产还是有功之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