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男人的战争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越王下令,越国要选出全国第一美,给西施和郑旦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是因为远在五百里开外的槜李,吴越双方两军厮拼已经分出胜负。

    西施和郑旦势同水火,摩拳擦掌准备一搏。

    她们太单纯了,哪里知道越王勾践选美其实是心怀叵测,另有图谋。

    先不说出战场上的胜负,还是先说说吴越檇李之战的起因。

    天下人都道吴越两族是天生的冤家对头,有道是“风雨不同舟”。就像两个有深仇大恨的人,最怕大风大雨天里坐在同一条船上过河,生死关头,不是互相帮助求得共生,而是你想谋我,我想谋你,一旦有突发事件出来,推一把、踹一脚,杀人于无形之中,不用怕惹上官司会偿命。

    其实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完全是有人在灌输国家民族仇恨意识。吴国的立国之君是吴太伯,吴太伯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甘愿把王位让给兄弟,是商朝末年有名的仁义之人,仁义治国的家训传家,向来倡导以德服人,从不张扬武力强取豪夺。越国的立国之君是大禹的后代无余,远离京城,千里迢迢来会稽山给祖先守坟,一守就是几千年,无怨无悔,也是讲仁义两字的主,同样不主张攻伐杀戮。所以从商朝开始,两族一同生活在东海之滨这块远离文明中心的蛮荒之地,一直是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好邻居。

    为什么突然在春秋后期双方反目成仇、势不两立?而且一结仇就是两千年,至今尚有人说闲话。

    实在是当初中原大国的阴谋。

    吴越之间的仇恨是中原列强挑起来的,是中原列强争霸的副产品。

    春秋后期,当时争夺中原控制权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晋国老牌诸侯,家底殷实,暮气横秋,目空一切;楚国得势新贵,后来者居上,常想出人头地挣得一席地、分得一瓢羹。一个要压制,一个反压制,利益所关,爆发战争就必然了。

    晋楚国家打了近两百年的仗,兵连祸结,没有宁日。苦了夹在中间的一众小国,小国国君们忙于思考站队问题,焦头烂额,谁都近乎不得,又谁都得罪不起,正如《左传》上记载的“牺牲玉帛,待于两境”,胆战心惊取悦双方君王,稍有侍候不周,兵锋即至,玉石俱焚,社稷不保。两个大国吞并加掠夺,越打越强,而小国被搜刮殆尽,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七十年中郑国无辜遭受战争灾难七十多次,宋国四十多次,哀鸿遍野,国不成国,而相比那些彻底消失的诸侯国,他们尚能守着供奉着祖宗排位的祖庙还算是侥幸的。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小国国君们病急乱投医,竟想出“弭兵之盟”的馊主意来,以为可以借一纸文书来约束大国的强取豪夺。他们一起推荐宋国出面协调,又不惜血本用重金贿赂晋楚两国当政的大臣,希望晋楚双方能达成“弭兵之盟”。这不是与虎谋皮吗?世上没有比抢夺更赚的买卖!可见这些小诸侯实在够绝望,好比行将溺毙的人捞到一根稻草以为能当救生艇用。果然,停战协定墨迹未干,双方又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小问题,怒发冲冠,撕碎协议,烽烟再起。“弭兵之盟”,形同虚设,频繁的战乱依旧,且渺渺无尽期。

    中原诸国生灵涂炭,但吴国和越国地处东海边陲,远离中原主战场,本可逍遥事外,争霸战和他们没啥事。可惜晋楚之间的纷争愈演愈烈,不断升级,只要是华夏九州中人,谁都别想做局外看客。有人想出了“制敌妙计”,这妙计无非就是“联吴抗楚”或者“联越制吴”,这不,硬生生把他们也拉入到中原争霸的世纪大漩涡中去。

    第一个想出“制敌妙计”的晋国大夫巫臣,他替晋国国君晋景公出主意,要想制服楚国必须“联吴抗楚”,吴国在楚国的大后方,如果能和吴国结盟,等于是在楚国的后院放一把火,你楚国南蛮子再凶狠总得先灭自家后院的火再走上战场吧!巫臣原是楚国的大夫,因为和楚王室闹矛盾,楚王把他家族给灭了,仇深似海。巫臣逃亡到晋国安身,一心想着报仇,公元前584年,巫臣争取到了晋景公的支持后,开始实施复仇计划,和儿子狐庸一起率领一队战车从今天的山西出发,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了东海之滨的吴国,开始训练吴人的车战之法。车战法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法,四匹马拉着的一辆大战车,后面紧跟三十位带甲之士,战车负责冲阵突进,步兵跟进杀伐,有点像后世的坦克战。一个国家能组合多少辆这样的战车,是衡量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所以有万乘之国、千乘之国之说。只有掌握了车战法,你才算跨进文明国家的行列,有资格走上战场攻城略地,享受掠夺的快感,否则你只能算是任人宰割的蛮夷之邦,只能忍受被掠夺的痛苦煎熬。

    巫臣在楚国做了十多年大夫,对楚国实在太了解了,这招“联吴抗楚”的“制敌妙招”直接点在了楚国的死穴上。从此楚国的对手不但是北方的晋国,还有东方的吴国,甚至吴国对它的威胁更大、更直接。这吴国本是楚国的属国,奴隶待遇,受尽了楚国的欺凌,一旦有高人相助,懂得车战之法,有能力和楚国一决雌雄,自要复仇,它像是一个怒火中烧的愤青,从此年年主动和楚国开战,有时甚至一年要开打七次。楚国在两条战线上接招,疲于奔命,应接不暇,焦头烂额,国势日衰。

    形势如此严峻,楚国的国君们本该见招拆招、励精图治,却出人意外地还是不知反思,暴发户脾气一点没改,依旧刚愎自用,蛮横无道。巫臣教会吴人车战之法六十年后,楚王故伎重演,又来一次自毁长城,因为楚平王的“夺媳为妻”荒唐之举,把仗义执言的忠臣伍奢一家给灭了,只有伍奢的次子伍子胥不甘俯首就戮,孤身一人逃到吴国。伍子胥一身血海深仇,罄南山之竹难书,捶胸顿足,如癫似狂,来到吴国后,想方设法结交吴国公子光,雇凶杀人、装疯卖傻的事全干,没有尊严、没有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