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北宋悲歌,靖康之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接上回——

    宋廷的软弱无能让人看了真是大开眼界。

    但是道君皇帝拒绝割地的消息传来,还让张叔夜稍有振奋,他马上跑来求见扈三娘和王丽华,上表朝廷,出兵以抗金军!

    得到扈三娘首肯之后,张叔夜大喜过望,当即请了笔墨纸砚送上京城去。

    一个月后东京那里才传来消息。

    主战派李纲、黄裳、宿元景等人自然是一口附和,请道君皇帝下旨,但却遭到蔡京、童贯等人的反对。

    于是,扈三娘的奏表被道君皇帝否决了,因为皇帝这是不敢和金国打仗啊。

    扈三娘得到消息后,便召集诸将议事。

    又过了一个月,战报消息接连不断传来,金军进至燕山,燕山府官员,开城投降。大宋花大价钱赎回的燕南九州全部给还了金国。

    金国侵宋至中山府时,受到宋驻守中山府官兵的顽强抵抗,于是,金军绕过中山府接近黄河,黄河北岸州防守的士兵一听金兵来了,仓卒奔逃,不战自溃。

    道君皇帝还是没什么心思指挥兵马抗击金军的,他现在想的只有如何逃跑,逃到安全的地方去,继续做他的安乐皇帝。

    而他要做安乐皇帝,就必须依靠蔡京、童贯一党,他需要蔡京的理财、政务手段,需要童贯的军马支持。

    道君皇帝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李纲、宗泽等人则是仰天长叹道:“忠奸不辨,亡国不远矣。”

    宋徽宗宣布退位,由皇太子赵桓即皇帝位。赵桓后庙号为钦宗,故史称其为宋钦宗。钦宗即位后,改明年元为靖康元年,根据徽宗的旨意,尊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尊为太上皇,居龙德宫。

    时光匆匆,很快过了岁日,便来到了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日上。

    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金军东路军已经兵渡黄河,一路上宋军毫无抵抗能力,实际上朝廷也没有派出什么兵马前去抵抗,道君皇帝、蔡京、童贯等人听说金兵已经渡过黄河,都是惊慌失措,道君皇帝决定连夜向南逃窜,而蔡京、童贯等奸臣则决定追随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让位出逃的消息传到山东路来,张叔夜更是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多岁,随着他对道君皇帝的彻底失望,他对大宋的希冀最后全都放在了新继位的宋钦宗身上。

    宋钦宗当即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东京留守,想让李纲为他守东京,而自己逃往陕西避敌。李纲流着泪拼死清求,宋钦宗才答应不去陕西,留在东京。

    李纲怕这位新君又要逃跑,于是召集百官、将士,当众宣布说,皇上主意已定,再有人敢说离开都城出走的,一律斩首。

    宋钦宗又加封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全面负责都城开封的防务。

    李纲临危受命,当即组织军民全力备战。

    当晚,金兵即以火船数十艘顺汴河而下,进攻西水门。

    李纲亲自临阵,以二千名精锐步军布列城下,用长钩钩敌船,投石击船。

    又在河上放上杈木,挡住敌船前进,把蔡京家花园的假山石运来堵住西水门门道,防止敌船进入城内。

    经过一昼夜苦战击退了金兵的进攻。

    宋钦宗见得金军势大,软弱的一面又暴露出来,他虽然一面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负责防务,一面却派遣郑望之等去金营求和。

    李纲坚决反对割地,宋钦宗又惊又怒,当即传召李纲入宫问话。李纲坦然无惧,自入宫陛见。

    李纲方才参拜了,宋钦宗便大声叱问道:“何故私下扣住割让三地诏书?金军不得诏书,便不息兵,何以保全汴京?”

    李纲不慌不忙起身,道:“陛下莫慌,今日巡城,不日将有数路勤王大军到来,定可退敌。”

    宋钦宗怒道:“金军围城,勤王兵马来得再多,可是敌手?”

    李纲垂手道:“陛下容禀,勤王兵马精锐有二十余万军马,不必惧怕金人。待得二十万军马到了,在也不俱金人。”

    可惜的是二十余万勤王兵马未到,靖康元年三月,金军兵临城下,宋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逃跑的道君皇帝用也被抓住,康王赵构被岳飞救下,后宋钦宗赵桓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史称靖康之耻。

    二十余万勤王兵马虽然击退了金军,只救下了一位大宋公主,其他的人被金军带走,北宋悲歌,衣冠南渡,金国在靖康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