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章 礼部尚书(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带着人走了进来。站在众人面前,霍崇命道:“罗义仁,肖南天,郑爽,出列。”

    三人都向前一步,在众人目光注视下走了出来。

    霍崇看了看三名表现出色的年轻人,看着他们乌黑的头发与明亮的眼睛,霍崇觉得自己真的不年轻了。以后的世界必将是这些年轻人所有。心中感慨,霍崇却没有说出与此有关的任何话,而是按照定下的流程继续,“以上三位同志,经过礼部考核,同意三人成为礼部正式成员。我,就是你们三人的礼部介绍人。大家很快就要出发,三位同志就跟着我一起宣誓。”

    罗义仁虽然是礼部讲师,却还缺了最后一步才能加入礼部。此时听闻马上就能够成为礼部正式成员,心中的激动难以形容。又觉得霍崇是为了照顾罗义仁才特意赶来,赶在出发前完成罗义仁等三人加入礼部的仪式。

    不管情绪如何激动,加入的仪式如华夏朝所有仪式般简单明快。礼部的红色旗帜挂起,上面黄色的标志是由镰刀锤子组成的符号。代表着礼部的基本理念之一,所有礼部人员都是劳动者。

    霍崇面前旗帜,率领三名新成员宣誓,“我,自愿加入华夏礼部。”

    三人立刻跟着念道:“我,罗义仁,自愿加入华夏礼部。”“我,肖南天自愿……”“我,郑爽,自愿……”

    “拥护礼部纲领。”

    “拥护礼部纲领。”

    “遵守礼部纪律。”

    “遵守礼部纪律。”

    ……

    “宣誓人。”

    “宣誓人,罗义仁。”

    “宣誓人,肖南天。”

    “宣誓人,郑爽。”

    短短百余字,宣誓就已经结束。霍崇转过身,与三人一一握手。秘书拿过了三本礼部证书,霍崇颁发给三人。

    不等三人谢礼,霍崇已经说道:“三位同志,打开证书来。”

    三人闻言赶紧打开,就见小本本第一页上明确写了三人的礼部成员信息。正欢喜振奋间,就听霍崇继续命道:“往后翻。”

    三人继续往后翻开,就见小本本后面的书页上印了文字。头一页就是宣誓词,后面的则是礼部的制度。第一条就是,凡是有三名礼部成员的地方,就要组建礼部小组。

    “三位同志,我们礼部不是一个加入之后就完事的组织。礼部之所以会不同,就是因为礼部成员们要按照礼部章程来做事。同志们不仅要组成礼部小组,还要学习礼部的文件,更要每月写心得报告。更要执行礼部成员的义务,就是发展新的礼部成员。礼部成员就是种子,种在华夏广阔土地上,就要生根发芽,让更多愿意成为先锋队的人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你们的义务,也是你们身为礼部成员的权利。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好。”

    工作组本就是由先进份子组成,听霍崇当众说出罗义仁等三名正式成员的确有介绍人加入礼部的权利,其他工作组成员的眼睛都亮了。

    罗义仁等三人连忙向霍崇表示,定然会仔细研读章程,完成礼部成员的义务。

    霍崇没有过多停留,完成了仪式之后就离开了。罗义仁等人立刻被众人围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都询问三人何时要介绍人加入礼部。

    罗义仁连忙说道:“何时介绍人,这得礼部小组商议后才能决定。大伙只要真心想加入,就先完成工作。你看,宣誓词里面就写的明白,对礼部忠诚,积极工作,为华夏人民解放奋斗终身。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用急着今天明天。”

    听罗义仁如此讲,众人有些失望。不过队长此时插话进来,“不要再耽搁了,出发。”

    有了三名礼部成员的工作队向着两淮而去,霍崇并没有牵挂,决定放心让年轻人们自己去闯荡。此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军校中的事情比霍崇想的更顺利一些。尤其让霍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四分之一的团长们选择复原。

    霍崇的确有裁掉一些军官的打算,但是霍崇觉得不能亲自下令,那未免太伤人心了。

    大伙都是跟着霍崇从最初打天下,这干了几年就离开军队,很多人是不会服气的。所以霍崇对于事情的变化十分关注。

    回到军校,就叫来钱清询问:“你没有骂的那些人要走吧?”

    “那些人自己要走,与我何干?”钱清说着,翻了翻眼睛。

    看到徒弟这抵赖模式,霍崇也知道钱清不是不想让自己发火,就笑道:“呵呵,我不是要责备你。我只是不想让那些人心里难受。”

    钱清摇摇头,“离开军队怎么会不难受,先生对大伙太宠溺了。”

    霍崇不接这个话头,只是问:“你怎么说服他们的?”

    “他们身体不好,我只问了一件事,若是他们领着部队冲锋,有信心活下来么?如果没有信心,他们觉得是不是对不起先生。”

    霍崇听完,又等了一阵,见钱清完全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讶异的问道:“就这?”

    钱清有点讶异,“那还能怎样?先生,你不会觉得大伙不识好歹吧?”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霍崇不觉得山东人会不识好歹,虽然山东人有时候看着较真,至少霍崇觉得这是一种内卷导致的局面。

    最近山东人口统计已经出来了,数字真的吓到了霍崇。山东人口竟然有四千多万。要知道,根据史书记载,到了乾隆时期,中国人口才到了四亿。合着九分之一的中国人就在山东。

    虽然在21世纪,一个省份只有四千多万人,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是人口大省。可这毕竟是1733年,而不是2013年。工业化的国家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并且让这些人口受到足够的教育。在一个农业国,可就没这样的好事。

    过多人口挤在山东这么一个地方,生产力水平又不高,除了内卷之外还能如何呢?

    哦,对了。还能移民。

    福建人多地少,所以成为了移民海外的主力。山东也是如此,最著名的莫过于‘闯关东’,在满清晚期,大量山东人渡过渤海入口的海峡,进入了东北谋生。出现了许多悲凉悲壮的故事……

    想到这里,霍崇突然想起此时的关外是拒绝汉人前往开垦。所以关外人口稀少。

    就在霍崇习惯性的发散思路之际,并没有发散思路的钱清继续说道:“先生,大伙都知道你是心疼大伙,不想让大伙丧命。很多人身体弱了,这么多近战训练,他们也吃不消。”

    “嗯。”霍崇只能应了一声。虽然钱清说她没有威逼恐吓,不过钱清一贯以来的性子与作风,说钱清和风细雨的摆事实讲道理,霍崇真的没办法单纯的表示相信。

    “先生,真的是大伙自愿。大家都不傻,先生这些训练就是为了近战而准备,打了这么多年仗,大伙不会连这个都看不出。指挥排枪,都是指挥官在第一排。近战肉搏,指挥官自然也得冲锋在前。我也不是要难为谁,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白白丢了自己性命,又搭上许多战士的性命。是个人都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霍崇觉得已经能想出钱清是怎么规劝这些人了,说不定对于不服气的,钱清就亲自下场和他们比划一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