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6章 礼部尚书(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果没有那么多关乎政治的步骤,高庞对于新式婚礼非常喜欢。著名的《陋室铭》里面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庞的客人们完美体现了这样的境界。

    由于霍崇‘建议高庞要开不收礼的新风气’,高庞就把霍崇的信件抄件贴在门口。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高庞所求的是进步,都没给高庞添麻烦。

    上有皇帝的亲笔贺信,各种文武高官。还有江南的名人。哪怕是看在高庞老岳父的份上,这些人便是没有亲自来,至少也写了个贺贴。

    然而高庞很快就发现,明白人就特么是明白人。江南宾客们偷偷把礼物送到了老丈人陈铭泰家。

    公务员考试是每年一次,而不是三年一次的科举。江宁之战结束后,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激增。尤其是女性报考者数量是去年的五倍之多。那些刚放脚不久的女人们迈着有些艰难的步伐在考场与家里奔波,看着着实是下了决心。

    与民间热火朝廷的局面相同,军队也在各种学习操练。凡是驻扎了部队的所在都设立了军校或者临时军校。作为军事部门,把守自然严密。然而声音却是关不住,一大早就是起床号,没多久,跑操的口号声就整齐的响起。白天学习,到了晚上则是熄灯号响起,军校与军营中一片寂静。

    直到江浙总督高庞下令请求部队帮忙参与桑树种植,部队才从军营中开出来,参加到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中来。

    原本高庞还想参与到江浙两省教育厅进行的公务员考试,不成想却被工商物价局给请去了,“总督,现在丝绸价格涨了快一倍,是不是该找出些奸商给杀了!”

    听到恶狠狠的山东话,高庞一时无言以对。商人只求牟利,所以在中国的地位普遍很低。江南虽然商业发达,还算好些。然而山东这等保守的地方就不会惯着商人。而且山东商人也有分层。如果是工匠自己出售自己生产的商品,那是手艺人。大家顶多骂骂这样的家伙为富不仁,或者是想钱想疯了。

    可是纯粹的那种倒买倒卖的商人,据说被打了,也就认了。

    商人自己对自己都这么一个看法,山东籍的工商物价局喊打喊杀,也不意外。

    尤其是当下是战争时期,囤积居奇这个大帽子下面是真真的死罪。

    高庞作为在江南成长的南海琼州人,完全不认同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因为娶了老婆,高庞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江南人。商业发达的江南对于商人要宽容的多。回想着了解到的数字,高庞问道:“咱们自己的丝绸厂不是没涨价么。供应也很足啊。”

    “总督,那些商人这么涨价,是要造反!”工商管理局的一顶大帽子就扣下来。

    高庞叹口气,“咱们正在发展丝绸业,丝绸价格高是好事。”

    物价局的同志听到这话,登时怒了,“让他们赚大伙的钱,这算是好事?总督,原本生产一匹丝绸的价格并没有变,他们凭什么卖两倍价钱。”

    高庞很无奈,虽然面对的同志是如此坚定,高庞还是得把自己对霍崇政策的理解讲给同志听。一旦丝绸价格提升,生产丝绸的利润就高了。有钱赚,投入到丝绸产业之中的人也会变多。

    霍崇是要靠大量出口丝绸来进行贸易,出口的丝绸越多,贸易的总量就越大。这是好事。

    可不管高庞怎么讲,物价局的同志还是一口咬定,既然生产丝绸的成本还是那么点,这价格暴涨就意味着有人在里面瞎搞。

    高庞精疲力竭之际,脑子里就冒出要把这位给解职的念头。身为江浙总督,高庞这个权限还是有的。

    解职之前,高庞先把本地工商管理厅的厅长请来。谈了片刻,高庞赫然发现,这位山东籍的厅长竟然对于丝绸价格暴增是同样的不满,认为有人在瞎搞。

    高庞立刻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只是把物价局的某位态度坚定的人员调整岗位,高庞凭借职权能做到。然而把浙江工商局的一把手给撤掉,高庞就不能这么轻易干。

    无奈,高庞苦思冥想,决定先找出能支持高庞想法的人。就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然而不管高庞怎么说,下面的人普遍认为是有商人囤积居奇。甚至是清楚朝廷规划的官员也在保持强硬态度,认为决不能纵容这些商人胡搞。

    高庞这次是真的惊了。等会议结束,高庞就把几个他以为能够通情达理,却在会议上表现出强硬态度的干部。

    这私下一问,干部们欲言又止。高庞知道让他们说实话可不容易,索性把霍崇的手段拿了出来,“陛下说过,人若是只讲道理,那是空谈。空谈么,就是要说好听的。一旦追求到具体利益,必然是个个面目丑恶。我不怕这种丑恶,我就想问问,大伙之所以那么讲,到底是落在什么利益上!”

    见高庞如此认真,这几人才说了实话。原来大伙不是不知道朝廷政策,而是非常清楚。这份清楚的认知就导致了一个结果。既然丝绸销售是控制在朝廷手中,一旦商人们供货价格提升,朝廷就少赚了。

    所以工商部门才如此坚定的维持着共同态度,丝绸购买价格不能涨。

    高庞一时无语。他原本觉得既然是反商的态度,很可能是不理解商业。现在高庞却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关乎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很清楚利益来自何处。

    落到兜里的好处才是好处,如果被别人赚走了,就等于是自己吃亏了。

    果然是简单纯朴又实事求是的看法!

    这下高庞无奈,如果使用职权的话,总督甚至可以把整个工商部门都给换了。然而换掉之后呢?便是政策推行成功,高庞也要面对这么多的反对者。而且反对者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官府费了这么大劲才打通的商路,凭什么给商人赚了钱去。

    如果高庞采取那样的手段,自己的官位也差不多要完蛋。

    心中郁闷,高庞也找不到人倾诉。憋屈了两天还没办法,他不得不去江对面见了岳父陈铭泰,把这些郁闷讲给陈铭泰听。

    陈铭泰是个很好的听众,至少在他认为可以听的时候。

    等高庞说完,陈铭泰呵呵一笑,“马上治天下就是如此。你看当年朝廷为了敛财,盐政不就搞的一团龌龊。既然朝廷要推行这般政策,官府如何做,就看能否让大伙都得了好处。”

    高庞叹道:“这等事非此即彼……对了,按照……陛下所说,这就是零和游戏。有正就有负。怎么可能让大伙都得了好处。”

    陈铭泰其实也没什么办法。这等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汉代召开了盐铁会议,最终确定了盐铁专营的思路。之后各朝各代都是针对盐铁生产的调整,本质都是朝廷垄断利润最大的买卖。

    现在霍崇提出增加进出口贸易,还要把丝绸产量增加十倍。按照霍崇所说,这就是经营。然而在其他人眼中,这就是一笔超级巨大的利润。若是没人想从里面大捞一笔才是怪事。

    看女婿这么为难,陈铭泰只能按照他的经验给了建议,“你不妨请江浙两省的巡抚前来商议。看看他们会怎么办。”

    高庞觉得这想法不错,但是真的下决定之时,高庞只是请了江苏巡抚孔不更。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孔不更毕竟不是山东籍的官员。或许更能圆通些。

    孔不更很快到了镇江,听了高庞的难处,孔不更爽快的说道:“高总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