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搏命(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五,天空中飘着小雪花。光线并不强烈的天空下,霍崇开始了战前动员。战士们听到了自己的统帅霍崇高声喊道:“打赢一起活!”

    “打赢一起活!”战士们跟着喊道。

    “打输一起死!”霍崇继续用口号简单直白描述当下局面。

    即便牵扯生死,正因为牵扯生死,这简单描述的内容恰恰是军人最能理解的。

    这些战士大多追随了霍崇好几年,确信在大伙面前站立的乃是霍崇本人。统帅和自己同样置身于这次胆大包天到超出想象力的行动中。

    对于死亡的感觉反倒让战士们相信这一战不会失败,众人一起喊道:“打输一起死!”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霍崇对如何作战给与了最后的指导。在这种时候,如果每个人只想着怎么赢,那就死定了。

    对于喊过好多次的内容,战士们顺畅的跟着喊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再把口号喊两遍,霍崇一声令下,“换装!”

    部队脱下外衣,那是厚厚的棉衣棉靴。靠着这些装备,大伙不仅在冬季走了这么远的路,还在不得不野外宿营的夜晚里扛了过来。

    此时脱下棉衣,绑紧兔毛里衬,穿上橡胶底皮靴。寒冷中套上从满清那里缴获的棉甲,众人都被这冰凉的甲胄弄得精神起来。

    “带领巾!”霍崇继续命道。同时开始将鲜红的红领巾带上。

    所有人都带上了红色领巾,在这昏暗的天色下,看着醒目多了。

    准备完毕,霍崇喝道:“敌人在圆明园!出发!”

    部队在熟悉道路的向导带领下直奔目的地,圆明园。

    天理教的副舵主以及他的几名手下已经看傻了眼。从他们最初的反应来看,应该是觉得霍崇要玩花活儿,等着天理教先动手,他们趁机看局面。

    然而霍崇本就没这个打算,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战斗。天理教副舵主也能感觉到这强烈的杀气,整个人都被震住了。等霍崇的部队走出去一段距离,这位副舵主才明白过来。他连忙对身边的人吩咐,“赶紧去禀报总舵主,霍爷动手了!”

    等人跑出去,副舵主一路小跑,追上霍崇,“霍爷,咱们爷们接下来如何?”

    “我们要去打圆明园。你若是想去,就跟着。不想去,就回去找总舵主。”

    “霍爷!怎么要打个园子。打皇宫不好么?”副舵主追问。

    “那园子里头住着王公大臣,打了圆明园,清军当然要前来援救。”霍崇解释道。

    副舵主听完想了想,大概是还不放心,就说道:“俺跟着霍爷先去看看。”

    霍崇也不搭理副舵主。天理教的这个情报水平也就这样了,虽然有杀皇帝抢龙椅的心,却连雍正并不住皇宫,而是住圆明园的事情都不清楚。

    但是霍崇并没有小看天理教。若是说傻,只从事后看,人人都是大傻瓜。

    傻的地方从来不是具体想怎么做,而是以为结果会按照自己所想的一样。

    其实世界本就有其规律,只要按照规律做,具体变成什么样根本不用考虑。

    长信道长一直称赞霍崇是有道之人,霍崇也觉得长信道长是个真正的修道之士。两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其实完全南辕北辙。之所以双方都给对方极高评价,不过是因为长信道长与霍崇都相信,自己不过是知道了一点点‘道’,距离知道世界,距离知道‘道’本身,差得远。

    如果把世界看做一个大舞台,长信道长与霍崇都只是这个舞台上的过客,按照自己所相信的道理做事罢了。

    寒风渐渐弱了,让直奔圆明园的大汉军队感觉好了一点。众人接近这座皇家园林还有几百米远,守卫园林的清军们已经注意到这支队伍。满清的棉甲主要是八旗穿戴,此时已经有守卫清军赶了过来,拦在队伍面前。

    那一小队人中为首的喝道:“你等是……”

    呯呯呯。枪声响起,几人在这乱枪攒射中立刻被打倒在地,眼见死掉。

    霍崇喝道:“圆明园内,一个不留,全杀了!”

    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在1727年,圆明园的规模可远没有这么大。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才形成了后来圆明园的规模。

    此时圆明园面积远不到一平方公里。最长的地方不过六百米,宽不过三百米。

    和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观相比,雍正的审美观无疑是正常高层该有的感觉。所以圆明园就是个简单的园子。花草水塘,就了就行。

    所谓‘街景’,根本不在雍正考虑之内。

    如果圆明园真的有乾隆时代的规模,霍崇大概就没勇气发动这次斩首行动。3.5平方公里,几百人冲进去,就跟一小把盐撒进池塘,进去就化了。用处极为有限。

    但是一个六百米长,三百米宽的一个院子,三百多人还能起作用。

    这边的侍卫们见一队穿着八旗那种棉甲的军队冲过来就杀人,哪里知道这是谁人的部队,更不知道这是哪个营的兵马。

    马上组织抵抗的同时,有人进去给雍正报信,有人跑去九门提督那边通禀。一时间,‘有人造反’,‘京营叛乱’之类的呼喊声不绝于耳。

    此时雍正已经回到了圆明园,大门已经完全关闭。见到这队人冲过就杀人,连小门也关上了,外面只留下几十名清军抵抗。

    三百人对付几十人未免太简单,一通枪过去,就打的几十人纷纷倒地。

    大汉军队都知道此时只关乎生死,再无丝毫留情。过去立刻补枪,只求尽数杀死,不留后患。

    先控制了南大门,部队立刻按照计划一分为三。两队向着东西两门杀了过去,力求控制住大门。

    爆破队已经拿了爆破物过去。霍崇这边拿出了威力最大的先进产品,塑化炸药。

    算名字听着极为现代感,其实并非如此摩登。这玩意就是把硝化甘油中混入富含孔洞的硅藻土,使得硝化甘油进入硅藻土内。

    这种炸药极为安全,火烧都不会有事。

    但是一旦用雷管引爆……

    队伍早就亲自见识过塑化炸药的威力,这边工兵人员在厚实到仿佛无法摧毁的大门上固定炸药包。其他人都已经躲到安全的地方去。

    没多久,剧烈的爆炸让地面都在颤抖。霍崇都觉得内脏受到冲击,一阵的恶心。

    忍住这样的感受,霍崇直奔大门处。就见厚重坚实的朱漆大门竟然没被炸碎,可见木料到底有多么优良。

    然而这种木门本就不是为了应付现代战争,虽然冷兵器时代,它们能够坚持好一阵。但是在好几斤烈性炸药的冲击下,朱漆大门上被炸开了一个大洞,通向圆明园内的道路就此洞开。

    杨明德班长也在队伍之中,大门被炸开,他跟着战友们从中间就冲了进去。穿过弥漫着刺鼻硝烟与尘土味道的门洞,就见门洞里头横七竖八倒了不少清军。看样子这帮人完全没想明白躲在坚固的大门口已经完全没用了。

    抽出四支左轮中的一支,杨明德将开始击毙眼前那些被震到在地的尚在挣扎的侍卫亲军。战士们一同动手,很快就贯彻了‘圆明园内,一个不留,全杀了!’的命令。

    冲出门洞,就听到枪响。原来是城墙上的侍卫亲军正躲在上头向下开枪。

    各个排长指挥着班长们马上还击,片刻就把城墙上头的敌人杀的七零八落。等霍崇和炮兵们一起进了圆明园,城墙上奔走的军人脖子上都有着醒目的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