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官不聊生(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雍正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

    霍崇听得仔细。既然雍正能如此准备,就证明西北的战事必然打的热闹。年羹尧这边对于大大提高生火效率的琉璃火需求还会很大。

    讲完了京城的一些事,徐右林叹道:“霍兄,我知道你向来敢说实话。我就问你件事,可否有官员想从你这里捞银子?”

    “哦?徐兄也遇到了?”霍崇大感兴趣。

    徐右林连连叹气,讲述着江南官不聊生的局面。雍正上台之后就要求官员们偿还从国库借的银子。从康熙中期,官员从国库借银子就成了常态。

    在康熙年间,康熙就几次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雍正就数次受命。可每次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借钱的大头都是康熙亲近的重臣。譬如被康熙视作家人的曹寅。

    然而这份恩宠也到了尽头。康熙六十一年,继承了江南织造的曹家继承人曹頫和曹寅的大舅子李煦因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頫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

    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頫,特地向曹頫下达指示: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

    “哦?皇上这是明示曹家要托庇于怡亲王么。”霍崇听出了些门道。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说明他对曹頫还是出于好意的。而且这道批示也完全给曹家后人指出了该怎么办。雍正的十三弟允祥乃是雍正心腹……

    “可不是么。曹家的人可是拿着这份东西到处宣扬。哼哼!真是不知死。”徐右林不快的说道。羡慕嫉妒恨了一阵,徐右林不快的说道:“那曹家还坑了我千余斤琉璃火的钱。看来时还不上啦!”

    霍崇哈哈一笑,也不多话。曹家钟鸣鼎食,皇家用上了琉璃火,曹家当然不能落后。虽然徐右林是被坑了千余斤琉璃火,但是霍崇真不在意。正因为有曹家以及八为盐政御史的李煦等人的使用,固体酒精在江南才能快速铺开。和一年几年万斤的销量比,千余斤的损失啥都不算。只是曹家连这点东西都不放过,看来果然如《红楼梦》里面描述,家业已经从内到外的腐朽了。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则是李煦。当年康熙下江南的时候,不是住曹家,就是住李家。据说李煦的娘是康熙的乳母,康熙当年染上天花,别的人都置之不理,未有李煦的娘亲悉心照料,算是救活了康熙。

    正因为康熙得过天花,被认为以后不会再遭到伤害,所以当了皇帝。所以康熙和李煦乃是‘奶兄弟’。加上李煦也能干,很得康熙宠爱。

    可这样的人却在雍正元年一月就被抓,下狱。同年七月二十二日,隆科多转陈查弼纳奏折称:“查出李煦亏空银内,商人少给担赔银额及短秤银共三十七万八千八百四十两,应由商人头目等追赔。”依照这个数,李煦的亏空银三十八万两除去商人应赔之数,实际上只“亏欠”一千一百六十两。这一千多两欠银,完全可以用家产抵偿,但,雍正依旧以“亏空官帑”为由,罢了李煦的职。将其房屋赏给了年羹尧;将其子女家仆男童幼女共二百余口,悉数逮捕,送至市场标价拍卖。就这样,一个钟鸣鼎食的簪缨望族,轰轰烈烈将及百载,转眼间便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听到这个消息,霍崇心中大喜。这个搞法已经是雍正向群臣做出的一个明示,要群臣们都不要去抵抗清欠税银的行动。

    虽然对于吃瓜群众而言,高呼‘吊路灯’会很有快感。但是官员们的感受可就完全不同,怪不得有些人都把主意打到了霍崇头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